這是中國企業去日本的理由
2020/06/23
值得一提的是商湯科技在日本茨城縣常總市打造了名為「AI•自動駕駛公園」的自動駕駛汽車專用測試基地,並與本田汽車開展合作共同發力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商湯科技不僅有國家級「智慧視覺」開放創新平臺,還建有全球頂級的深度學習平臺和超算中心,並且研發了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無人駕駛和遙感等一系列AI技術。「用中國AI領域的先進技術賦能日本傳統産業,實現雙方共贏,這是我們的願景更是我們的使命」,從商湯科技日本公司CEO勞世竑充滿自信的抱負中,筆者也感到了全球AI行業領頭羊的底氣。
商湯科技上海總部 |
|
另外,中國企業的智慧手機、遊戲、APP等領域正逐步被日本年輕人接受。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中國四大智慧手機廠商,手機液晶顯示器龍頭企業的京東方以及專注手機軟體的海康威視等高科技企業也陸續進入日本。華為在2017年收購MG森精機千葉工廠用於研發,併為將來在日本生産手機配件提前佈局,這也可見華為在日本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網易憑藉爆款遊戲「荒野行動」打開了日本手機遊戲市場的大門,完美世界、IGG、雷霆等十多家中國手機遊戲公司也相續向日本市場推出了遊戲産品。2019年日本iOS & Google Play Store遊戲暢銷榜顯示,中國企業的手機遊戲取得了18%的市佔率(僅次於日本企業33%),雖説「遊戲無國界」但與中國企業的努力密不可分。
反觀中國汽車行業企業雖然已陸續進入日本,但是在日業務依然以研發和貿易為主。目前,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江淮汽車等老牌車企;恒大新能源、華人運通等新能源車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國內三大動力電池企業;濰柴動力、中信戴卡、萬豐奧特、宇通車燈、嘉利車燈、德賽西威等汽車零部件企業以及汽車設計的阿爾特、汽車認證的央企中國汽車研究中心等。由於日本乘用車市場長期以來被豐田、日産、本田等7大日資車企壟斷,中國汽車品牌尚不具備進入日本私家車市場的條件。
不過比亞迪開創了中國品牌進入日本商用車市場的先河。早在2015年,比亞迪純電動巴士(K9)正式投入日本京都,目前在日本累計交付大約40輛。比亞迪計劃今年交付針對日本路況和老年乘客設計的J6電動巴士,售價為195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28萬元),與日本國産柴油巴士價格相當。比亞迪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劉學亮表示,比亞迪的目標是以電動大巴結合儲能的全新産業模式來完成日本社會的再生能源利用。筆者認為,向綜合能源企業轉型的比亞迪今後在日本的佈局以及互補共贏的理念,對於中國品牌打入日本市場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期待深耕日本「線上新經濟」市場
日本經濟産業省於2019年對在日5701家外資企業實施的調查顯示:投資日本的魅力所在是「高端産品和服務市場規模大、基礎設施完善、市場對産品附加價值和流行趨勢非常敏感」;困擾外資企業的主要問題為「商務成本高、留住人才難、日本市場的封閉性和特殊性」等。
在日主要外資企業中,母公司為中國企業的中資企業約佔1成。中國企業在日本申請註冊商標數在2018年底首次破萬件(10820件),為2014年的7倍;專利申請也達到了5325件,為2014年的2倍(日本特許廳統計)。從以上數據中可見中國企業對日本市場的期待。日本市場的特點是消費者鍾情於國貨並且對商品品質和服務要求苛刻,換而言之,中國企業通過試水日本市場後不僅可以了解到自身産品的不足,還可以提高自身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溢價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