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這是我們留在日本的理由

這是我們留在日本的理由

2020/07/17

PRINT

中日深度觀察

                

 湯進 的其他文章

            

 這是中國企業去日本的理由  

                   

 收購日企接"包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在華日企“想説離開不容易”

  

 誰阻礙了日本金融科技的發展

  

 日本的口罩去哪兒了? 

 

     原以為馬先生會在彭博社安逸的生活中止步,但讓筆者出乎意料的是幾年後他再次職業轉身,加入了人工智慧行業的領軍企業商湯科技。致力於用AI賦能傳統汽車産業的商湯科技與本田汽車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這也是中日兩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合作的示範。

            

  當筆者問起馬先生為何數次放棄穩定而選擇艱辛時,馬先生笑著説:“人生的每一個山峰都有一道獨特風景,我不過想多看幾道”。言下之意是止步不前只會透支自己熱情,應該不斷豐富閱歷。目前中日兩國的經貿關係密不可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一批高科技企業憑藉新技術和新的商業模式陸續進入日本市場。今後讓中日企業實現雙贏的“橋梁型”人才會成為稀缺人才,這也成為馬先生要攀登的新的山峰。

                    

  不懈努力的在日華人

                               

  截至2019年6月底,在日中國人達到101萬人(大陸國籍者)。從所持簽證類型來看,企業就勞者約9萬人,經營管理者約1.4萬人,高度人才約9千人。這個群體大多是90年代以後赴日的新華僑,他們在日本企業從事與日中經貿有關的業務或是獨立創業。另外,在日中國企業協會和日本中華總商會的會員企業,以及分佈在日本各地的華人企業中也聚集了許多具有日中商務經驗的華人人才。

                     

誕生於1859年的橫濱中華街擁有600家餐廳是在日華人的一大聚集地

                                       
  日本雖然是高度發達的社會,但是社會結構已經固態化,相對於處於社會階層形成中的中國來説機會較少。而且日本是一個讓民眾“人人都有小幸福”的社會,並不鼓勵每個人去追求出人頭地,甚至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的民眾把有雄心壯志者看成野心家。另外,日本公司的特點是論資排輩,職場鬥爭的複雜和激烈程度不亞於國內的宮鬥劇。加上日本人講究朋友圈,沒有家庭背景的日本人想成為社會精英絕非易事,那麼對於中國人來説在日本公司脫穎而出的難度更是不言而喻。

                

  百年前從三把刀(菜刀、剪刀、理髮刀)起家的老華僑到高科技企業的創業者、高學歷的新華僑,歷經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譜寫了百萬華人在日本的奮鬥史。這些數以萬計的工薪族和創業者等構成了一幅在日華人的眾生相,本文中登場的4位年輕人的永不止步,不畏艱辛的奮鬥姿態也是在日華人最美的風景線。

                  

  本文作者為日本瑞穗銀行法人推進部主任研究員 湯進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5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18
投票總數: 4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