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導體如何在中美之間選邊?
2020/08/05
筆者關注的是材料不採用矽,而是使用砷化鎵等的「化合物半導體」。觀察各企業的智慧財産權狀況,從專利的取得總數來看,全球僅為不到5千件,少於美國英特爾1家在矽基半導體領域擁有的專利數量。
![]() |
但是,通信標準從5G向6G過渡、或純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普及時,矽基半導體將面臨極限,能承受更高速大容量通信的化合物半導體的時代將到來。雖然矽基半導體並非被完全排除,但技術必將陳舊化。在化合物半導體這一潛力領域,在專利數排在前10的企業中,有7家是日企。
半導體用矽來製造,按摩爾法則進化。處於支配地位的是本國市場巨大的國家。在超越這種一般説法和常識之處,存在日本半導體産業的出路。與其在中美的夾縫中擔憂如何選邊站,不如著眼於5年乃至10年後,努力成為第3極。如今或許正是日企將這些「礦脈」可靠地變為資産,畫出藍圖的時機。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