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借債時代
2020/08/06
除了歐洲之外,各國央行都隨著政府支出的擴大加大了購買國債的力度。日本銀行(央行)4月取消了國債購買上限。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從3月開始無限制購買國債。雖然中央銀行否認這種説法,但其實這種行為就是借錢用於政府支出的財政赤字貨幣化。
日本銀行前理事、東京財團高級研究員早川英男錶示,「回顧一下歷史,中央銀行都是從財政赤字貨幣化起家的」。創建於17世紀的英格蘭銀行(央行)最初的作用是為政府籌集軍費提供援助。後來,央行又有了金融危機時的「最後貸款人」、與通貨膨脹作鬥爭的「物價保護者」等功能。央行建立起目前的提出通貨膨脹目標、調整宏觀經濟的框架機制是1990年代以後,並非由來已久。
「能以本國貨幣發行國債的國家不用擔心財政赤字,可以擴大財政支出」。這就是1年前在世界上引起爭論的「現代貨幣理論」(MMT)。作為主要倡導者之一的美國學者史帝芬妮·凱爾頓2019年訪日時表示「日本的財政赤字不會導致利率自動上漲,量化寬鬆也在發揮作用」,指出日本已在實踐現代貨幣理論。當時,日本的中央銀行和主流派學者強烈反對這一觀點,但面對新冠疫情,現在很多已開發國家都在步日本的後塵。
各國貨幣(Reuters) |
「神奇貨幣的時代」。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的塞巴斯蒂安·馬拉比在最近的論文中如此表述各國政府財政支出能力擴大的情況。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將現狀表述為「自由貨幣」。
新冠疫情也會動搖以往的經濟政策常識。「大借債」和「大支出」將會持續到何時呢?
處於有利位置的是軸心貨幣國美國。因為美國可以發行全世界通行的美元,最終能通過貨幣貶值來減輕實際債務負擔。中國雖然擺出要挑戰美元主導權的架勢,但不可能馬上就動搖美元地位。歐洲從整體來看是經常項目盈餘,負債也不如日本那麼多。
「負債大國」日本該何去何從呢?
「有愛就沒問題」,岡三證券的高田創如此表示。如果將日本看作一個家庭,日本政府從國民手中借錢是成立的。作為支撐的就是「愛」,也就是國民對國家的信任。換句話説,就是保持經常項目盈餘,將來通過增稅等能夠返還負債的信任感。這種信任崩塌時,國民會拋棄國家。並且會發生資本加速流出導致日元貶值、惡性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國家財政破産。
支援財政健全化理論的人長年宣揚這種危機劇本,但實際上什麼都沒發生。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最近也表示「可能這就是那個狼來了的故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