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本其實不會勞動人口不足?

日本其實不會勞動人口不足?

2021/01/06

PRINT

       

  全世代型社會保障研討會議的成員、日本私立學校振興與共濟事業團理事長清家篤表示,“勞動年齡人口這個説法不應繼續使用”,並進行了説明。

   

  所謂“勞動年齡人口”指的是15歲至64歲的人口。日本把15歲以上具有工作意願的人稱為“勞動人口”。15~24歲的勞動人口合計為603萬人,65歲以上群體為907萬人。但是,日本的65歲以上群體也在為生産帶來巨大貢獻,這與“並非勞動年齡、屬於被扶助一方”的形象大相徑庭。

    

  實際上,日本男性的健康壽命延長至72歲,女性達到75歲。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的副所長林玲子錶示,“在長壽化等社會環境變化的背景下,勞動年齡人口的定義正變得多樣化”。

  

日本的老年人(資料圖)

    

  聯合國2019年發佈的《世界老齡化2019》的估算顯示,如果把平均壽命減掉最後15年(接近健康壽命的年齡)定為“勞動人口”,與南韓和義大利相比,日本的“扶助方”和“被扶助方”的扭曲更小。日本絕非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癡呆症專家、研究金融老年學的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教授成本迅表示,“即使是90多歲,無論從身體上看還是認知能力上看,精力充沛的人都正在增加”。認為如果發展為能持續工作的社會,老年人擁有的金融資産的流動性也有望提高。

      

  日本老年學會等2017年提出了新定義,把65~74歲定為“準老年人”、75~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超老年人”。老年人的健康狀態等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如果著眼于30年後,日本成為能工作到70多歲的社會絕非夢話。

      

  不過,這並非一朝一夕即可實現。日本把退休延遲到65歲之後的下一步該如何做呢?在數字化等變化劇烈的時代,在一家企業一直工作到退休的方式不可能始終持續。需要具有較早應對第二人生的機制,以及調整如果到高齡後繼續工作會在養老金和稅金方面面臨不利的現行制度。

       

  當然,還需要更加強有力的少子化對策。日本政府已決定加強對不孕治療的補貼。日本全年有超過5萬名嬰兒通過體外受精出生,佔到出生人數的16分之1。借助補貼措施等,期待增加到目前2倍的10萬人。

     

  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老化機制的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教授在最近的著作《Lifespan》一書中表示,“非常期待如今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的大部分活到100歲。很多人可能在健康狀態下到達目前被視為壽命上限的120歲”。其最近在英國《自然》雜誌的電子版發佈實驗結果稱,恢復了老鼠因衰老而下降的視力。

      

  日本能否成為考慮30年後的國家?這是國家政策和企業人事制度的問題,同時也是每一名勞動者的課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原田亮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