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了,還要忍受疫情多久?
2022/01/04
比較平穩的亞洲也不例外。日本在舉辦東京奧運會的2021年7~8月出現了高峰,醫療現場崩潰。鄰國南韓現在感染人數猛增,壓迫醫療資源,就像重現了4、5個月前的日本。
日本或再起第6波疫情
日本國內疫情蔓延在9月底解除緊急事態宣言時恰好平息。但是,日本從年底出現奧密克戎的社區傳播,專家都預測年後1~2月將迎來第6波疫情。雖然規模還不清楚,但如果病毒的主角變成奧密克戎,由於疫苗接種在第二針與第三針之間存在「空白期」,也可能出現與第5波疫情相匹敵的感染人數猛增。
岸田文雄政府的意向是始終按照最壞的情況來推進防疫。其表現在於徹底採取原則上不允許外國人入境的口岸對策、以及在有感染擴大跡象的地區免費檢測。即使感染擴大也放寬行動限制的「疫苗+檢測政策包」已開始接種第三針疫苗,其實效性令人懷疑。人們也必須做好政府發佈第五次緊急事態宣言繼續「呆在家」的思想準備。
![]() |
對岸田政府而言,向國民發佈資訊成為課題(12月22日,首相官邸) |
防疫沒有標準答案。而且,政策的效果主要取決於醫療制度、保健態勢及社會對公眾衛生的認知。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只能自己尋找「最佳答案」。安倍和菅義偉兩屆政府都跌倒的地方不是防疫措施的內容,而是資訊發佈的模糊不清。岸田有責任和義務明確向國民傳達現狀分析和為何最優先採取這個政策。
或許過去的大流行也是如此,但只要感染還沒辦法確實控制住,疫情就不會結束。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吧。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矢野壽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