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俄烏危機讓全球脫碳「開倒車」

俄烏危機讓全球脫碳「開倒車」

2022/04/21

PRINT

脫碳經濟

      「我們已進入戰時體制。需要增加原油和天然氣供應」,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3月如此呼籲。預計到12月,美國的頁岩油産量將比俄烏衝突爆發前增加100萬桶/日以上。

 

      中國增産煤炭

 

      中國政府2月批准了內蒙古自治區等3座煤礦的開發計劃。産量共計1900萬噸,相當於日本年消費量的1成。中國領導層曾在3月表示,在降碳的同時,也要確保能源安全。

   

中國的火力發電廠(資料,kyodo)

   

      脫碳此前也一直在動搖産油國俄羅斯。2015年12月,俄羅斯加入防止地球變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次年2016年1月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降至每桶27美元。2016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基於美元)比頂峰時的2013年減少4成,2021年的GDP也比2013年下降3成。

 

      2021年英國Wood Mackenzie分析稱,如果轉向脫碳,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到2050年將降至每桶10~18美元。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有可能正是為打破眼前的困局而冒然採取的舉動。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估算,如果轉向脫碳,到2050年世界GDP將比不脫碳增長2.4%。能源轉換的鉅額投資有望對GDP形成推動,但影響因地區而異。歐盟將增長7.4%,而「歐盟以外的歐洲」僅增長1.6%,「中東和北非」反而會減少2.5%。

 

      3月下旬,葉門親伊朗武裝組織胡塞武裝攻擊了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的石油儲藏設施。胡塞武裝1月還反覆攻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作為其後盾的伊朗與阿聯酋接近時受到攻擊,原因被認為是伊朗對胡塞武裝的影響力下降。

  

      如果隨著脫碳,産油國的影響力衰弱,可能不利於遏制各國支援的武裝組織。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中東研究中心負責人保坂修司説「産油國一直是保證國民擁有財富以保證政府的正統性。如果化石燃料收入減少,不能再分配財富,將助漲國家的不穩定」。

 

      美歐與産油國的關係疏遠

      美國通過頁岩革命由原油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並從阿富汗撤軍。美國總統深入干預中東和平的時代終結。而在西方各國紛紛禁止進口俄羅斯産原油的背景下,沙烏地阿拉伯及阿聯酋即使被美歐要求也不增産原油。美歐與産油國的關係疏遠將動搖世界原油行情。

 

      「30年後雖然有大量石油,但不會再有買家」,2021年去世的沙烏地阿拉伯前石油部長謝赫·艾哈邁德·扎基·亞馬尼早在2000年就一語道破了産油國依賴石油的危機感。在推進脫碳的過程中,如何使産油國軟著陸將左右世界的穩定。

 

      「零碳」這樣的能源轉換將引發財富的巨大轉移。這將動搖現有世界秩序,廣泛引起各種變化。此次的危機將這一現實擺到了我們的面前,迫使我們走向覺醒和採取行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