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逆襲(下)中國穩步加強關係
2022/12/08
在大約20年前,當時的沙特王儲阿布杜拉(後來的國王)對海灣投資者放棄本國、全面投資海外的情況發出嘆息。中東的機構投資者和公共投資機構以極為保守的投資風格而著稱,大部分投向了美國債券等安全資産。
到2000年代,儘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推進加息,但長期利率沒有提高,當時的美聯儲主席葛林斯班稱這種狀況為「conundrum(謎)」。存在中東的石油資金買入債券的行為壓制長期利率上升的一面。目前,在美國金融當局再次邁向緊縮的背景下,中東的資金有可能未在美國國債市場感受到過去那樣的吸引力。
沙特等海灣國家的貨幣大部分與美元掛鉤。雖然存在政治摩擦和相對的石油交易下降,但認為美國和中東的戰略關係瀕臨瓦解危機的看法似乎有些誇張。
另一方面,中國為了應對美國,正在穩步接近中東。中國目前已成為中東原油的最大買家,積極發展石油人民幣,正在尋找機會動搖石油市場的美元主導權。中國將在私底下努力填補在美國減少參與中東事務的背景下産生的空白。
以石油的大幅減産為契機,「中東的逆襲」拉開序幕。石油資金從美國流向亞洲和中東,或將招致市場的動盪。在與美國之間出現裂痕的背景下,與中國和俄羅斯加強合作的行動甚至有可能改變國際秩序和經濟走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開羅 久門武史、杜拜 福富隼太郎、編輯委員岐部秀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