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跌至第12位是失敗嗎?
2023/06/29
由於老齡化,經濟增長勢頭(潛在增長率)本來就面臨下行壓力。要防止日本經濟失速,只能通過結構改革提高生産效率,以此來保持推進力。
切忌「沒有依據的樂觀」
不過,雖然改革必不可少,但對其效果過於期待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曾任日本銀行理事的門間一夫在其著作《日本經濟看不見的真相》中寫道,日本的潛在增長率低,大致上可以用(1)日本是已開發國家,增長空間有限;(2)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加劇兩個原因來解釋。他認為,由於一直以來都很懈怠,因此只要努力就能進一步增長的想法只不過是「沒有依據的樂觀」罷了。
即使拼命努力推進改革,也有可能維持現狀,最多也只能獲得緩慢增長。儘管如此,即便為經濟規模接連被競爭對手超越嘆息也無濟於事。就算GDP跌至第12位,也要在國際社會上顯示自己的存在感,為了得到各國的關注和敬意,要不斷打磨自己的優勢,這一點很重要。
![]() |
日本銀行總裁植田和男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月10日,首相官邸) |
持續正視衰老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焦急而突然開始劇烈運動,或者購買奇怪的返老還童藥物,從感情上來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未必能獲得好的結果。不能自暴自棄。即便是一個國家,也應該避免意在一招翻盤的危險賭博。
回想一下,10年前日本銀行下決心推行異次元貨幣寬鬆政策,這是一次試圖使停滯的日本經濟迅速激活的實驗,但其效果眾説紛紜。明確的一點是,這一政策引發了日本銀行持有一半以上國債的異常事態,還被指産生了日元持續貶值和經濟新陳代謝衰退等副作用。也有可能開錯了處方,白白失去了時間。
窮途末路之下的魯莽賭博,有時會付出沉重代價,這也是這個國家的歷史教訓。在金融政策以外的領域,應該大膽推進必要的政策,但一味追求「異次元」也存在危險。不能屈服於一招翻盤的誘惑。只有腳踏實地的改革積累,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金融部次長 石川潤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