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軟的比爾蓋茲(左)和東芝的西田厚聰 |
「連東芝也……」。
令日本高管驚訝的是東芝的變心。英特爾副社長稱,東芝正在開發搭載谷歌作業系統「Chrome OS」的筆記型電腦。而英特爾則正製造用於Chrome OS的半導體。
英特爾與微軟的合作被稱為「Wintel聯盟」,可見雙方的關係之好。東芝也曾憑藉搭載Windows系統的筆記型電腦席捲全球,眾所週知東芝歷任經營者都與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私交甚好。如此堅固的盟友關係如今也開始出現動搖。
對Windows構成威脅的是Chrome OS搭載機充滿吸引力的價格。因為作業系統是免費的,所以筆記型電腦的價格可以控制在100美元左右。南韓三星電子、美國惠普和美國戴爾也相繼採用,IT分析師預測「在售價300美元以下的低價機市場上,Chrome OS搭載機將佔到20~25%」。
實際上現在已開始出現變化,美國亞馬遜日前發佈了耶誕節商戰的暢銷商品排行榜,排名前3的筆記型電腦中,有2款搭載了Chrome OS。
股價猶如死水一潭
産生質疑的還不僅僅是IT業的盟友。
 |
在微軟股東大會上,曾出現蓋茲眼含熱淚的一幕(2013年11月,美國西雅圖郊區) |
去年11月中旬的美國西雅圖郊區,微軟在距公司總部不遠的地方召開股東大會,會場上瀰漫著一股「訣別」的氛圍。公司CEO鮑爾默3個月前宣佈將在今年夏天退休,因此這將是他最後一次以公司高管身份參加股東大會。
鮑爾默曾是公司董事長蓋茲的左臂右膀。在臺上發表感謝詞時,也許是感動至極,蓋茲的眼角裏似乎有淚水在打轉。但開始回答股東提問後,會場上的氣氛馬上就發生了轉變。
「微軟的股價猶如死水一潭。為什麼會不動呢」。
一位股東向微軟管理層拋出這一問題後,馬上贏得了會場上股東們的一陣掌聲,鮑爾默等管理層卻非常尷尬。儘管微軟的股價比年初上漲了30%以上,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開始上漲的時間恰好是鮑爾默宣佈退休的去年夏天。
盟友提出的「肢解論」
在部分董事當中也對鮑爾默的經營手段「改革速度慢」産生質疑。自去年以來,迫使鮑爾默「更早行動起來」的聲音越來越大。鮑爾默最終做出的決斷就是在去年夏天發表的退休聲明。
 |
鮑爾默2000年擔任CEO,但眼下明顯陷入了被動。(2013年11月,美國西雅圖郊區) |
微軟的市值在1998年位居美國上市企業之首,但15年後卻被蘋果和谷歌超越,現在的定位已變成了緊緊咬住這兩家公司不掉隊。
不僅是普通股東,就連曾是蓋茲盟友的大股東也産生了不滿。
這位股東就是和蓋茲一起創建微軟的保羅•艾倫。至今仍持有大量微軟股份。他的投資公司高管開始提議肢解微軟方案。
「可以將家庭遊戲機‘Xbox’等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拆分出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