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品市場正在因投機而發生動搖。通過鐵礦石和銅進口尋求獲取較高利息的投機資金大量流入中國國內。超過實際需求的過剩投資不僅使得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商品市場行情的可信性降低,而且蘊藏了過剩投資崩潰的危險。
|
河北唐山的曹妃甸港 |
4月28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發佈的1份內部通知流出,動搖了中國的鐵礦石行情。這份題為《關於開展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情況快速調研的通知》的文件已經下發到上海和廣東省等銀監會的各地方分支機構。該通知要求在4月30日之前將金融機構鐵礦石融資情況、風險以及虛假出口的有無等形成分析報告,並報送至銀監會。
中國當局關注的鐵礦石融資指的是以鐵礦石為媒介進行的投機交易。貿易企業等從銀行獲得以外幣計價的長期LC(信用狀),然後通過籌集的外匯進口鐵礦石。之後將鐵礦石在信用狀到期之前出售。最後將由此獲得的人民幣用於購買高收益率理財産品以及貸款擔保。這是籌集低利率外匯,然後兌換為因嚴格的資本管制影響而形成高利率的人民幣進行投資的套利交易之一。
在銀監會發出通知之後,銀行將限制信用狀發行的預期不斷擴大,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在4月28日暴跌至每噸760元,較上一交易日下跌4.4%。
中國商品市場出現混亂,此次並非第一次。3月10日,銅價格在1日之內暴跌5%,跌幅巨大。其原因在於當時不少觀點認為由於中國大型太陽能電池板企業——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無法支付利息,銀行將對信用風險趨於敏感,以銅為媒介的相同投機交易將難以進行。
無論是銅融資還是鐵礦石融資,操作手法完全相同。業內相關人士表示,「只要是單價高,而且是容易從銀行拿到信用狀的有實際需求的商品,任何産品都可以」。此外,據稱黃金和半導體等也成為了投機的對象。
中國是銅和鐵礦石的世界最大消費國,但由於投機行為,似乎遠遠超過實際需求的數量正在流入中國。
河北省是中國鋼鐵廠最為密集的地區。據業內推測,該省唐山市曹妃甸港有近1600萬噸鐵礦石作為庫存胡亂堆放在這裡。中國全國的港口庫存達到1億1260萬噸,持續創出了歷史新高。這一數量相當於中國鋼鐵行業年消耗量(2012年約為10億5000萬噸)的約10%。如果銀行收緊融資對投機行為構成打擊,為了處理堆積在港口的庫存,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將在所難免。
中國商品市場持續瀰漫著悲觀情緒,但救世主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3月14日曾創出年初以來最低點(每噸4萬4340元)的銅價格(現貨)在4月28日已經反彈至5萬690元,漲幅達到14%。業內有傳言表示,3月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至少從保稅區倉庫採購了20萬噸銅。
國家物資儲備局是中國于上世紀50年代成立的政府機構,目的是保障安全和實現經濟穩定。被包裹在神秘面紗下的該部門並不透露投資行動,但在2005年發生了該部門的銅交易員因進行鉅額賣空而出現損失並失蹤的事件,時常以採取大膽的投資行動而引發關注。
(土居倫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