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還是聽聽香港人吧
(2020/03/12)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沙士(非典型肺炎)發生的時候,有很多人拿著日本的零感染經驗來以果推因,覺得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是可以參考的。但是,日本在這次新冠肺炎事件爆發的速率,比想像中要快…
-
一切為了口罩
(2020/03/11)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日本現在幾乎所有人在一起都在談口罩,一方面是口罩的絕對數量不足以及至今出現許多人囤積轉售牟利,導致一罩難求,9日起因為這種行為算是違法,或許會有點好轉,不過還是到處都缺口罩…
-
疫情令日本貧困兒童面臨「吃飯難」
(2020/03/10)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疫情擴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宣佈日本所有小學、初中和高中臨時停課,影響在日本各地擴大。最為難的是教育相關人士,中小學生的家庭也受到很大影響。尤其讓人頭疼的是如何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
-
新型肺炎改變日本人感到困擾的行為
(2020/03/09)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我發現以抗擊2003年大流行的非典為契機,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三大變化。一是「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二是「公筷普及」,三是「網民猛增」。因為新型肺炎也已成為日本國內的一大問題,所以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改變。
-
不能讓「新冠」成為侵害社會和精神的病毒
(2020/03/06)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 在中國有人對「新冠」2字産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在青島出現的希望改路名的呼聲就反映了這種民眾情緒在社會的蔓延。青島市內有一條路叫「新冠高架路」,前些時候,在網上遭到調侃,引發熱議。
-
猴子看猴子做
(2020/03/05)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當我知道口罩已變成「必需品」,就像口罩一樣,我就知道我有渠道買的時候就要打點。這是香港的生存法則。經歷過石油危機,限制供水一代的香港人,有一種「走難」的根性…
-
怎麼了,日本?
(2020/03/04)
-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熱中于學華語的日本友人誠君,年初時告訴我,去年他的串流音樂聆聽排行榜第一名是周興哲的〈怎麼了〉。當時他問了我很多日常中該如何使用這三個字的情緒及場合。我解釋了很多,可惜他還是無法完全掌握一些微妙的關鍵…
-
日本的掌權者與「賞櫻會」
(2020/03/03)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近來,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辦的「賞櫻會」掀起的風波被湮沒在新型肺炎的新聞裏,不過相關疑點正在加深。在第二屆安倍政府上台後,支出費用連年攀升,2019年開始有意見質疑這項活動「成為安倍的私有物」…
-
當年,在華日本人是如何抗擊非典的?
(2020/03/02)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最近的新聞報道中經常看到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與「非典的比較。我認為重要的或許應該是這次是否吸取了非典的經驗教訓。回想一下當時身臨疫情一線的人所説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很多地方值得參考。
-
日資企業捐贈後為什麼常常不吱聲?
(2020/02/28)
-
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新冠肺炎肆虐中國時,海外華僑華人以及日本不少地方政府、機構、團體都紛紛向中國伸出支援之手,捐助口罩、額溫計、防護衣等醫護物資。這時,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質疑為什麼很少看到日本企業參與這些捐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