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由於採用新曆(陽曆),日本的新年是1月1日。當然,每個人過新年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本文將介紹一下典型的新年過法。
在日本行政機關,年底12月29日~1月3日為新年假期。在聖誕結束之後,很多上班族將迎來新年假期,將準備過新年,例如裝飾大門口、或擺上新年的花。
在12月31日之前,家要進行大掃除。很多人會清掃平時無法清掃到的邊邊角角。31日吃「過年蕎麥麵」。蕎麥麵容易斷開,因此其寓意為「斷絕今年1年的災禍」。據報道,在2012年最後一天吃過年蕎麥麵的日本人達到57%。便利店也出售過年蕎麥麵,由於價格低廉等原因,吃過年蕎麥麵已成為日本人之中廣泛浸透的年底風俗習慣。
在一年中最後一天的晚上,家人會圍坐在一起,一邊吃晚餐,一邊觀看日本廣播協會(NHK)的紅白歌會(即每年舉辦一次的日本最高水準歌唱晚會)。現在節目時間很長,由晚上7點左右直到11點45分,當年表現活躍的歌手紛紛登臺,分為男性(白組)和女性(紅組)兩組展開比賽。過去曾存在收視率高達70%以上的難以置信的時代,但最近隨著「電視人口」的減少,不再收看紅白歌會的人有所增加,目前收視率已降至40%左右。
從晚上11點45分起,可以通過NHK繼續觀看「辭舊年迎新年」這一過年節目。將現場直播日本全國1年最後一天的情形、以及知名寺院和神社如何迎接新年。由於有人選在0點進行新年第一次參拜,最後一天深夜的寺院和神社非常熱鬧。人們可以看著這種情形迎接新的一年。
「新年好」,是日本過新年時的問候語。但與中國的春節不同,日本人不會從數天前就這麼相互問候。在1月1日上午0點之前,絕不會説這句話。日本人的習慣是,在過了0點之後,大家一齊相互問候。最近,由於很多人一到0點之後,通過郵件和手機簡訊互致新年問候,迫使行動通訊公司進行了限制。
對於家庭主婦來説,最為忙碌的是準備年節菜。
年節菜的日語漢字寫法為「御節料理」。原本意為節日製作的菜,是由中國傳入的節慶菜餚。基本上來説,是將節慶菜餚、燉菜、醋拌菜、烤製菜餚等裝在3層套盒裏。節慶菜餚很多都包含了喜慶的含義。
為了長時間保存,人們將味道調得很鹹,要吃到1月3日前後。此外,人們還會吃燴年糕(將年糕和蔬菜放在一起煮的湯菜。在不同地方,配菜有所不同)。據説由於一直吃相同的菜,平時忙於家務的主婦們可以被解放出來。最近,由於手工製作非常麻煩,有很多人在百貨店購買成套菜餚。價錢低的只需1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520元),而價格昂貴的則高達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00元)。
關於過新年的地點,過去如果是老家在農村,很多人會回到家鄉。因此,新幹線和飛機都人滿為患,非常擁擠。而在那些老家在城市和不回老家的人中,既有人在自己家過年,也有人住進國內的旅館,或者去海外旅行。
提到新年就會想起壓歲錢。日本壓歲錢的金額各不相同,難以一概而論,但根據一項問卷調查,從平均金額來看,小學中年級(8~9歲)為3000日元(約157元),中學3年級(15歲)為5000日元(約263元),而大學生(20歲)則為1萬日元(約526元)。
上述金額或許遠遠低於中國的大城市吧?
我自己的新年愛好是,觀看日本電視臺1月2日和3日播出的「箱根驛傳(馬拉松接力賽)」。所謂「驛傳」指的是一種田徑運動,即數名選手以接力形式跑馬拉松,以用時長短決出勝負。關東地區的20所名校都將參賽。收視率平均達到27~28%,遠遠高於其他電視節目。
今年,我的母校也參加了比賽。雖然平時會忘掉母校的存在,但在箱根驛傳開始之後,不知不覺為母校助威。像我這樣的日本人大有人在。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