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 一項調查發現,十到廿多歲的日本年輕人有三成日常只用智慧手機上網,愈來愈多人不善電腦打字及文書處理;日前有人在推特説,他的同學連電腦的「複製貼上」都不會,想用手機寫論文。
根據日本報章綜合報道,近來大學生和企業的新入社員,已出現「脫電腦世代」。神奈川大學負責任教「情報處理概論」的論師尾子洋一郎老師説:「三年前起,已有學生不會用電腦。他們打字的時候,一字一字的打……」即是我們香港人説的「一指神功」。「有學生傳送郵件的時候,沒有主旨,不打署名。」尾子洋一郎説:「好像越來越少學生買電腦,而電腦的技能也年年退步。」
從日本總務省的數字來看,二十歲以下的年輕日本人,最常用的電子産品,是智慧手機。我的臉書專頁,有用家數據計算報告,二十一萬的朋友當中,有七成半是女性,有七成半的入場者是用智慧手機的。而東京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網路文化及心理進展關係」的橋元良明教授就説,十至十九歲的日本人有三成三只用手機上網。而二十至二十九歲的群組中,就有參成只用手機上網。橋元教授説:「不少年輕人都認為,只用手機已足夠。」
現在,好像有些中年人覺得問題可大了。有電機公司要安排打字班給新入社員,也有公司在新人訓練的時候要安排新入職員工學寫長文和基本的電郵禮儀,原因是,不少年輕人習慣了用Line 或推特等等的軟體,寫的都是短文,顏文字,因而不知道打長文或商業電郵的基本文體及禮貌。
有傳媒關心日本人不用電腦,只用手機的狀況。只是,大家都不是覺得這是將來的大趨勢嗎?甚至是,如果你的記憶力不算太差,你應該記得,日本在研發手提電話的時候,不是早就走手機和電腦同一方向嗎?時鐘一撥,點到1995年,當日本的手機簡訊開始流行的時候,他們的手機簡訊,是從電郵系統出發的。他們的手機,早就潮向「取代電腦」的方向發展。現在,大家又再擔心日本年輕人不會用電腦了。回想在日本唸書的時候,也有同學不會用Powerpoint/Keynote 等簡報軟體,也不會用上Excel 和Word,而當我用電腦用得比較快的時候,他們都會説:「你打字很快呢。」結果給人家的問我是不是宅男……
將來的人,是不是真的需要電腦呢?現在在日本的辦公室,只有老頭不會用電腦,會被看不起,會被覺得是拖後腿的人。現在,新一代都有三成人都不太用電腦了。老頭不會用電腦,也不會被歧視了吧?只是,我總覺得有一點奇怪:本來日本人在手機和電腦的「發展進程」中,極力的要手機做到電腦做到的事情。現在,年輕一代不用電腦了,那不是「想像之內」的事情嗎?為什麼忽然現在又煞有介事的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不會用電腦是一件很壞的事?
將來的工作是不是真的仍需要電腦呢?當我們發現智慧手機下一步走的,可能是虛擬現實化;人工智慧的出現將會取代幾多人類的工作呢?以後,會用電腦,會用鍵盤的人,會不會被新一代取笑我是:ダサい〜〜〜(好老土)呢?也許,我們這些人,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為了不被時代淘汰,我們會去迎合時代,還是儘量保持著「控制時代」的話語權,去阻止時代的洪流出現呢?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