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自行車和中國人

等身大的日本(172)自行車和中國人

2017/06/13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走在北京和上海的街頭,隨處都能看到共享單車。5月我去廣州的時候,共用單車的數量仍然很少,而去大連時,1台也沒看到。實際感受到共用單車仍未全面進入中國所有大城市,但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在1個月之後再去,或許就能看到大量共用單車。

 

      有一次,為了和家住北京亮馬橋地區的朋友一起去吃好吃的餃子,從朋友家坐上了計程車。乘計程車5~6分鐘即可到達,但步行則需要很長時間。去的時候順利打到了計程車,但回來時卻遲遲打不到計程車。朋友在智慧手機中安裝了呼叫計程車的搭車軟體,但仍一邊走一邊招手叫計程車。

 

 

北京市朝陽區

     於是朋友説,「乘坐共用單車吧?用我的應用程式可以借2台」。

      然後我説。「我……不會騎自行車」。

      朋友感到非常吃驚。「誒~,很少見啊」。

      我也笑著説,「是啊,很罕見,我在農村長大,但不好意思的是,我不會騎自行車。特別缺乏運動神經……」

 

      結果,計程車隨後很快打到,返回朋友的家,但我突然想,「在中國,或許也有人不會騎自行車?不可能沒有吧?」

 

      中國曾是世界第一的自行車大國。不管是大城市還是農村,此前在中國生活,沒有一天看不到騎自行車的人。總之不管是去哪,都能看到自行車。在仍未建設地鐵的城市尤其如此,自行車成為一種便利的交通工具。

 

      尤其經常看到自行車的是大學校園。與日本的大學相比,中國的大學面積更大。以前,我去北京的清華大學採訪時,走在非常廣闊的校園裏感到疲憊不堪,而且到了晚上,在走到並非正門、而是從未走過的大門時,心想「怎麼辦?從這裡能不能順利回家?」,感到很擔心。

 

      大型共用單車提供商共用單車(ofo)的創始人在北京大學就讀期間,自己的自行車曾多次被盜,由於這種慘痛的經歷,找到了商業機會,這很好理解。這是因為在廣闊的校園中,自行車是必需品。

 

      對於騎自行車理所當然這種生活環境存在於社會的深處、而且對與他人分享使用物品基本上沒有抵觸感的中國人來説,可以説共用單車是理想的生意。

 

      在5月中旬一個傍晚的6點前後,與日本朋友2個人走在北京三里屯附近。或許是因為正好遇到下班時間,數量驚人的自行車的浪潮一齊湧來。看到這種情形,朋友喃喃自語道。「簡直就像回到了過去的中國」。  

 

      我感到吃驚。確實如此。我在近30年前在北京看到的情景也是如今驚人的自行車的浪潮。當時大家都穿著人民服,騎著樸素的自行車,但今天服裝變得時髦,都背著漂亮的包,騎著黃色和橙色等色彩鮮艷的共用單車。

 

      對於這種風景,30年前的中國人是否能想像得到呢?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4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