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21)過了13年,男人還是結不了婚
2019/11/20
例如今年4月的日劇裏,就有描述單身貴族的深夜劇《東京單身男子》,反應不錯,受矚目的是東京都會裏充滿嚮往自由自在而不想結婚的所謂「AK男子」。相對於「AK男子」,也有「AK女子」,這也是現代不婚社會的重要現象;AK是從日文「あえて(aete)結婚(keikonn)しない」來的,也就是條件不錯,但「寧可不結婚」的不婚族,這是對於最近不婚男人劇增後出現的新名詞,這跟單獨活動的「Solo男」不大一樣,是比較限定一些人,條件不錯,卻很有意識、故意不選擇結婚的男人,尤其是指20幾歲到50幾歲的,因為不婚,在他人眼中還多少被認為不夠成熟,才以「男子」「女子」稱之,桑野也就是這樣典型的「AK男子」,也是終生單身社會的象徵之一。
![]() |
《不能結婚的男人》或是《還是不能結婚的男人》在臺港等社會也都引起很大迴響,日本社會當然更是,許多原本不看電視劇的50幾歲的男人都看,甚至模倣劇中情節景點,像是計畫週末一個人到鐮倉去小旅行等,這是對此劇心有慼慼焉,有所共鳴;即使已婚者也有同感,因為職場裏類似單身男人越來越多。
喜歡自己一個人外食、購物,對寵物有興趣,自己養或是不養的都有;自己享受單身的同時,也要顧及雙親高齡化問題,而雙親對於50幾歲還沒結婚的桑野們早就死心了,只要這些桑野們日子過得還充實就好,暗暗企盼,但不會再拿婚事來相逼了。
如果根據2015年男人終生單身率23.4%來看,就是現在日本社會50歲男人有4分之1是桑野狀態;社會普遍會錯以為反正男人即使年紀大些,總還是能結婚、能生孩子,但事實上男女只要年紀大了要結婚就很不容易,男人初婚率跟出生率也同樣很低,男人並非比較有利。
日本2016年公佈適婚年齡男女雖稍有增加,但只要過了40歲,最後還是沒什麼結婚的希望,即使以最為樂觀的2010-2015調查來看,2010年40-44歲的男人,5年後的2015年只有3%結婚了,2010年時45-49歲的男人,5年後結婚的只有2%;女人更低,2010年40-44歲的女人,5年後結婚的不到2%,而45-49的女人則5年後只有1%結婚了。
亦即40歲之前沒結婚,男人雖不大會「掉價」,但35歲之後能結成婚的男人也不過6%而已,過了40,則男女幾乎沒希望結婚了;現在許多單身男女還沒結婚就開始照護年老的父母,結婚難度更高;有些單身男人或許條件不差,但跟年事漸高的父母同居,現在已沒有女人肯為家庭犧牲奉獻到這種程度了,或許劇中桑野也很本能地拒絕母親因故跑來同居,除了自己獨享的時空不想遭破壞外,也不想面對父母照護問題吧!
桑野是有成就而且外表不錯還有點品味的男人,因此劇中周邊總是有3位美女,但條件好也未必有助於結婚,甚至其中一位還是20幾歲的幼齒美女,是現實上50幾歲男人跟20幾歲女性結婚的概率只有0.06%,而且這0.06%是連演藝人員或有成就的企業家等特殊事例在內的,即使桑野般的黃金單身漢也希望渺茫的;至於其他兩位年紀較為接近的美女,也都各有自己的講究,或是已經有婚姻破滅的經驗,或是自己單身已久,稜角也不少,而且經濟或精神獨立,不會想輕易去遷就桑野般的男人。
現在新的終生單身率應該比2015年更高,而且日本社會也變成讓一個人生活更容易更自在的狀態,也因此桑野看來更不會結婚,但不是「不能結婚」而是不想結婚、不需要結婚吧!
![]() |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