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冬日來一份熱騰騰的關東煮

等身大的日本(299)冬日來一份熱騰騰的關東煮

2020/01/14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寒冬時節,日本人通常會吃火鍋來暖身。日本大型食品廠商紀文的主頁顯示,在日本人喜歡的火鍋類料理排行榜上,2019年和2018年位居榜首的均為「關東煮」(2019年的排名為壽喜鍋第二、泡菜鍋第三、什錦鍋第四、涮涮鍋第五)。據該公司表示,關東煮自1997年以來一直蟬聯榜首,可以稱得上是日本人最喜歡的火鍋。

 

日本便利店賣的關東煮

      關東煮以蛋白質豐富、價格便宜的食材為主,作為任何人都能輕鬆吃到的大眾料理,受到日本人的青睞。現在仍有很多人在家中烹製關東煮,或者到關東煮店去吃,或者到便利店買著吃。關東煮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便利店很常見,也出現在日本料理店的菜品中,估計很多中國人都吃過。

 

      所謂「關東煮」,就是在用鰹魚乾等熬製的湯底中加入醬油、日式甜料酒等調味品,然後在湯汁中放入數種被稱為關東煮材料的食材一起煮製而成。

 

      關東煮的起源十分古老,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西元1336~1573年)。其名稱來源於室町時代 「豆腐田樂」(醬烤豆腐串)的鄭重説法「御田」,後來演變成平假名「おでん」(音為「Oden」,御田的日語發音)。原本是在賞櫻等活動時吃,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8年),也能在路邊攤吃到魔芋做的關東煮了。

 

     從明治時代(1868~1912年)、大正時代(1912~1926年)到昭和(1926~1989年)初期,Oden一直是在路邊攤吃的快餐,原本是關東地區的小吃,後來普及到日本各地。現在大阪等地仍以日語漢字把Oden叫做「關東煮」,原因就在於關東是其發源地。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便利店也多稱之為關東煮。台灣有一種類似的街頭小吃叫「黑輪」,據説是因閩南語中「黑輪」與關東煮的日語發音相近而得名。

 

      關東煮成為日本人家庭餐桌上的食物是在二戰以後。由於關東煮的路邊攤越來越少,人們開始在家做。1968年,日本S&B食品公司推出了「關東煮底料」。有了這個,做關東煮時就不用自己熬製湯底,因而更加簡單方便。

 

      據紀文公司介紹,最受歡迎的關東煮食材依次為蘿蔔、雞蛋、牛筋、魔芋、魚丸。在幾家新聞網站上搜索一下,排名幾乎一樣,尤其是前兩名,基本雷打不動。我自己也是每次必買蘿蔔和雞蛋,這兩樣大概是日本人最喜歡的關東煮食材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