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中國對一帶一路投資為何「國進民退」

中國對一帶一路投資為何「國進民退」

2017/05/27

PRINT

 

  張明:從目前來看企業海外投資基本上還是一個企業自主決策的,當然國有企業可能還有其他的考量,民營企業就更加市場化。所以我覺得民營企業投資,未來依然是市場化,就是哪兒可以賺錢就到哪兒投,比如説已開發國家,歐美、日本能賺錢就去已開發國家,新興市場如果未來情況好轉就去新興市場。在我看來,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的市場化投資可能「一路」更多,我指的就是海上絲綢之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從增長前景來看,「一路」上有東盟,東盟十國是現在一個很重要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很快。還有印度,印度增長也很快,所以海上絲綢之路是把中國、東盟、印度這三個最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連接起來,而且他們增長又比全球市場增長要快。所以哪怕是民間投資,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也會投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説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每年投300億,其實這裡面除了國企之外也會有很多民間企業進來,他們做的是市場化的投資。因為提了五年計劃,可能在前期國有企業投資要更多一些,因為像我們前面説的,才開始做很困難,對這個國家不了解,然後投資又是基建。但是等到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已經比較熟悉了,等到在這個市場投資的收益率上升了,我覺得民間投資就會跟上。

 

  我舉個例子,比如説如果一個國企到海外一個國家做了一個海外的工業園區,跟地方政府談好了,把地拿下來,園區蓋好了,交通也做得很好,那麼很可能一些民營企業,像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會入駐這個園區。所以説我覺得在這個情況下,國有投資和民間投資是一個互補的關係。當然您提到的這個風險也在,所以我們還是要強調,企業海外投資要貫徹市場化原則,要有市場導向。在這種情況下就能比較有效的避免國進民退,最好是國有企業民間企業都能去海外投,而且能夠相互合作,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加優化的海外投資的模式。

 

  記者:民間資本需要等待當地基建完畢之後才會陸續進入投資,您對這個時間有沒有一個大致的預估?

 

  張明:這個的話可能國家跟國家的時間不一樣。就像我們前面講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水準不一樣,有些國家是屬於市場化體系已經比較完善,經濟發展水準比較高,比如説中東一些國家、東南亞一些國家。在這些地方現在民間資本已經找到了一些空間,就會進去。前兩天我們剛好在浙江調研,浙江有些民營企業在泰國做的就很好,一個民營企業本身是到泰國去做電力設備的儀表,後來發現做一個工業園區好像更好。他們就跟泰國合作,做了一個泰國羅勇工業園區,現在這個工業園區運作的非常好,帶動了很多浙江的民營企業都到那兒去建廠,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反饋。對於這些經濟體,可能就比較早一些而且已經發生了。但是對於另外一些市場化體系還不是很成熟,國家風險比較高,基建比較薄弱的國家,比如一些中亞、西亞的國家,可能目前能去的主要是國企,因為有政府保障,資金實力又比較雄厚。等到這些國企做的比較好,和當地政府溝通比較好,基建做好了之後,可能民間企業就會去了。但是這個過程很難做一個精準的預測,我覺得它會逐漸發生,國家跟國家的情況不一樣。就是希望五到十年以後,希望這些國家更能夠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我覺得,民間資本參與的越多,就越能説明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成功,因為民間資本是逐利的,他去就證明這裡有發展前景。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3
具有一般參考性
 
7
不具有參考價值
 
16
投票總數: 4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