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中國新時代走向
2018/03/21
吳軍華:以人民銀行為中心,具有很高的問題意識,同時危機感也很強。實際情況非常嚴重,關鍵在於如何應對。首先可能以民營企業為中心應對,但最終將是國有企業的問題。中國領導人希望做強做大國有企業,可能産生矛盾。不知道極限何時以何種方式到來。
國分良成:泡沫(破裂)或許遲早都將到來。這直接關係到體制的穩定性。
國分良成 在對日關係上容易優先政治
宮本雄二 過分警惕會讓日企失去良機
主持人:如何看待中日關係?
宮本雄二:我感覺在經濟層面還能做更多。日本企業的總部警惕中國産能過剩,而在中國的一線對於錯失商機頗為不滿。即使中日關係出現惡化,也有很多日企能夠在中國賺到錢。有日本的經營者表示,雖然中國風險的形式不同,不過與全球各地的風險無異。
吳軍華:包括經濟界在內,歐美對中國投以嚴厲的目光。這對日本來説是個良機。與天安門事件後日本採取對華和解路線的局面相似。
國分良成:中日關係稍微有所改善。中方表示是日方採取了行動,而我認為這是因為隨著權力鞏固,中方的對日姿態變柔和。對於中國來説,日本在經濟層面的重要性從未改變,但即便如此有時仍會優先政治。
![]() |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2018年3月,人民大會堂,kyodo) |
對美關係也發生巨大變化。在安倍政權下日美外交往來表現活躍,日美同盟也進一步深化,這對中國不利。此外周邊國家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也出現增強。中方似乎感覺日本的影響力變大了。不過如果發生偶發性事件,歷史問題很可能重燃。中國在東海的動作,「質」和「量」均出現增大。
宮本雄二:美國去年發佈的安保戰略展現出的嚴厲對華姿態對中國領導層造成出乎預料的衝擊。在東西冷戰時期,兩大陣營不存在經濟往來,但現在經濟的相互依存度極高,平衡經濟和安保的關係是個難題。
主持人:如何看待在朝鮮問題上中國的應對措施?
宮本雄二:正因為中國的合作,聯合國安理會的對朝制裁決議才得以通過。中國修正方向使得朝鮮轉為與南韓和美國對話。川普總統也不會在應對朝鮮問題上將中國排除在外。
國分良成:雖然中國是六方會談的主席國,但是影響力卻有限。川普政權漸漸不再提及中國的影響力。中國似乎容忍朝鮮的核導問題維持現狀。與朝鮮半島保持距離,不會過於深入介入朝鮮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