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興奮劑」開始失效 中國車市明顯減速
2017/07/1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月11日發佈數據顯示,2017財年上半年(1~6月)的新車銷量同比增長3.8%,增至1335.4萬輛。時隔2年出現上半年增速處於不到5%的低水準。由於2015年秋季開始的小型車減稅政策,中國2016年全年的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了13.7%,相比之下,2017財年上半年的增速顯著下降。儘管減稅政策仍在持續,但因提前透支了需求,受到的反向作用影響開始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上顯現出來。
![]() |
起亞的該款車型降價1.7萬(廣州省的汽車銷售店) |
「這是過去最高折扣率,的確不能再便宜了」。6月下旬,在廣州一家南韓現代汽車的新車銷售店裏,一名男性負責人露出近乎絕望的表情這麼向顧客介紹。
這也是實情。現代汽車力推的主力小型轎車「伊蘭特」優惠了2.8萬元。小型車的利潤原本就很微薄,目前的折扣率實際上已經達到了22%。
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上長期穩居第3,僅次於德國福斯(VW)和美國通用汽車(GM)。但進入2017年以來,其銷售卻直線下降。
一名現代汽車的銷售店負責人表示,為恢復銷量「從6月起推出了進一步打折措施」,但效果不佳。現代汽車6月的銷量同比減少了62%。
儘管應該關注因駐韓美軍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薩德)而導致的南韓産品在中國受到抵制一事,但這並非唯一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整個中國汽車市場正在失去增長潛力。
除現代汽車外,其他大型車企的頹勢也非常明顯,2016年在華銷量居第2位的通用汽車在2017上半年的業績同比下降了2.5%。美國福特汽車也下降6.9%,就連2016年銷量榜首的德國福斯也只增長0.2%,勉強保住了增長。
6月,中國市場整體的新車銷量同比增長了4.5%,增至217.2萬輛。儘管時隔3個月出現增長,但增長率也僅處於不到5%的低水準上。陷入低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針對小型車的減稅政策近來「已過保質期」。
![]() |
小型車減稅政策始於2015年10月。當年夏天中國股市暴跌,作為緊急經濟對策的一環實施了減稅。減稅政策實施後,每輛小型車的價格可降低6千元左右,各家車企接連實現了2位數銷量增長,取得明顯效果。
儘管減稅政策的期限是到2016年底,但政府擔心經濟減速,或許對減稅政策有著過高的期待,決定再延長一年到2017年底。
但這一決斷究竟是否正確呢?減稅政策到目前為止已經執行了1年半以上,有銷售店的負責人表示,「效果消失是當然的」,不看好的觀點在不斷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