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企業造車或將瓦解汽車産業秩序
2021/01/22
隨著新興勢力的崛起,汽車行業要準備應對行業的大轉變。蘋果將iPhone的生産交給了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等代工企業,自己在矽谷專注於開發,採取了研發和製造的分工體制。德國諮詢公司羅蘭貝格的山本和一表示,「整車企業站在頂點、供應商在後的結構將改變。策劃能力高的業內企業將掌握主導權」。
中堅企業將受到關注。德勤集團(Deloitte Tohmatsu Group)的高級經理空花弘道指出,「開工率低迷的工廠將得到利用,汽車廠商反過來負責代工的模式或將增加」。
價格破壞的浪潮將襲來
如果純電動汽車的大潮讓汽車行業的進入門檻下降,銷售的應有狀態也將發生改變。在汽車行業,通常是製造商掌握著支配力,通過專賣店網路來維持價格體系,但隨著參與造車的企業越來越多,有可能像家電行業一樣出現低價化趨勢。
價格破壞的浪潮已經到來。美國通用汽車(GM)和上海汽車集團等出資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2020年7月推出了最低2.88萬元的超低價小型純電動汽車。以中國農村為中心收穫了爆發式的人氣。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法國雪鐵龍以6900歐元推出小型純電動汽車「Ami」。
在純電動汽車的車身成本中,電池佔了30%左右。以鋰電池的技術現狀為前提的低價化也存在極限。
豐田正在與松下合作研發新一代的全固態電池。如果這一技術走上軌道,價格體系將發生明顯改變。馬達製造商日本電産的會長永守重信表示,「到2030年,純電動汽車將佔新車市場的50%,價格將降至5分之1左右」。
如果純電動汽車普及,蘋果等高科技企業被認為會將汽車打造成智慧手機一樣的平臺,通過應用程式等附加服務獲取收益。不只是單純的銷售汽車,售出後通過會員制提供多樣化服務的商業模式也有望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