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印度和東南亞掀起特斯拉招商大戰

印度和東南亞掀起特斯拉招商大戰

2024/01/18

PRINT

      特斯拉方面也具有進駐印度和東南亞的想法。圍繞EV,美國計劃將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目前,特斯拉在中國上海的工廠年産約95萬輛,佔到其全球産能的4成,是特斯拉最大的工廠。上海工廠除承擔主力車型「Model Y」和「Model 3」的生産之外,還是對泰國和日本等的出口基地。

  

      特斯拉正在運作的乘用車工廠有美國的2家,中國上海和德國柏林各一家。此外,2023年還宣佈在墨西哥建廠。如果加上印度和東南亞,將成為僅次於上海工廠之後的亞洲第2大基地。如果特斯拉構建成世界五極的生産體制,將會取得更好的平衡。對於特斯拉來説,當務之急是建立起不依賴於中國的供應鏈。

  

      與此同時,與比亞迪等中國EV巨頭的激烈競爭,也是使得特斯拉希望進駐印度和東南亞的背景原因。除EV外,比亞迪還在包括插電混動車型(PHV)在內的全球銷量上超過了特斯拉。即使僅看EV的數據,2023年10~12月比亞迪也首次超越特斯拉。比亞迪在中國銷售佔比90%。特斯拉雖然沒有公佈各地區的銷量,但其市場橫跨美國、歐洲和中國。如果僅限於中國,特斯拉的銷量將進一步減少。

  

      在泰國,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等中國企業佔據了EV市場整體的80%。汽車專業媒體「泰國Auto Life」的數據顯示,從2023年全年的EV市佔率來看,比亞迪以40%位居首位,達到特斯拉(11%)的近4倍。而在印度,當地大企業塔塔汽車等也在EV領域領先。

  

      印度媒體有報導稱,印度政府和特斯拉的談判取得進展,預計最早將於2024年決定正式進駐。另有觀點認為,産能最多將達到50萬輛左右。對於希望首先以進口形式進行銷售的特斯拉同時要求的下調EV進口關稅,印度政府也正在考慮作出讓步。在招商大戰中,印度似乎領先一步。

  

      理特諮詢公司的內田指出,「在印度和東南亞,EV是關係到國家戰略的核心主題。特斯拉不能僅憑市場和産業的成熟度方面來判斷哪個國家佔優勢,還應當有地緣政治上的考量」。看來針對特斯拉的招商拉鋸戰還將繼續下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赤間建哉 曼谷、花田亮輔 孟買、堀田隆文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