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令後,日本廢塑膠尋找出路
2018/08/08
廢紙、PET瓶、廢塑膠……在日本,每天生活被排放的垃圾失去了去處。此前作為接收方的周邊各國相繼限制進口,導致所有的廢棄物開始滯留在日本國內。日本垃圾處理的「最前線」是什麼情況呢?
![]() |
由於無法作為再生資源向中國出口,廢塑膠在日本堆積如山(東京都內,筒井恒攝) |
東京大井碼頭附近的京濱島是經濟高速增長期填海建造的人工島。廢棄物處理公司鱗次櫛比,大型卡車不斷運入廢塑膠和廢鐵等。
7月上旬,「已經處理不過來了」,某處理公司的男性社長(44歲)發出一聲嘆息。被壓縮的廢塑膠塊堆積至近5米高,保管場所已經滿滿噹噹。但運輸的卡車仍絡繹不絕。社長抬頭看著垃圾山説:「這些積壓是去年的1.5倍。以後還會更多」。
![]() |
日本各地的存放場所不斷出現相同景象。原因是自2017年底起,中國開始限制廢棄物的進口。不僅是日本,美國和歐洲等的大量垃圾也失去了去處。
中國亞星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孫自強(54歲)表示,中國自1980年代後半期開始進口世界的廢棄物,作為再生資源加以利用。該公司開展廢塑膠再利用業務,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而擴大了規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