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拒收廢塑膠,日本被迫自己消化
2019/01/16
在廢塑膠成為全球性問題的背景下,從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觀點出發對企業進行評價的動向逐漸得到滲透。能否引入可自動大量分解廢棄物的設備,提高處理效率、降低處理成本成為日本國內廢棄物再利用能力擴大的關鍵所在。
中國環保政策的影響擴大
中國政府的環保限制使得供應鏈開始出現變化。為了改善大氣污染情況,中國敦促鋼鐵行業削減煤炭使用量。製鐵用零部件的價格快速上漲,相關日本企業的業績出現提升。同時,半導體製造用氣體的原料價格也出現上漲,中國環保限制帶來的影響不斷擴大。
![]() |
昭和電工大町事務所的石墨電極 |
預計全球的鋼鐵生産方法將向熔化廢鐵的電爐煉鐵過渡。中國政府也敦促國內廠商保護環境。作為電爐熱源的石墨電極的需求出現擴大。石墨電極供應商日本東海碳素(Tokai Carbon)2019年的産品已經全部售出,將改造設備增強産能。另一家廠商昭和電工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
中國的環保限制導致材料價格上漲。半導體製造用氣體的原料——氫氟酸的價格在2017年迅速上漲。在作為氫氟酸原料的「螢石」方面,雜質較少的優良産地有限,中國産被認為佔全球産量的6~7成。日本企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很高。
一方面,使用氫氟酸系氣體的半導體的全球市場規模出現擴大。對於需求方的半導體廠商來説,如果該氣體短缺將對半導體生産帶來影響,因此不得不接受漲價。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柴田奈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