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日本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技術邁向商業化

日本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技術邁向商業化

2019/04/29

PRINT

     

  通過導管將發電時排放的廢氣傳輸到2座設備中,使廢氣通過胺液,僅提取出二氧化碳。目前的構想是,把回收的二氧化碳液化後裝入罐中,通過船舶運往海上。在目的地接上與海底連接的管道,輸送二氧化碳。

   

  關於船舶運輸技術,將由東京大學、日揮和大成建設等推進討論。

    

  三川發電站的日發電量為5萬千瓦,可供8萬戶家庭使用,日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1000噸。如果能夠通過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回收一半的二氧化碳,將為遏制全球變暖做出貢獻。

         

     

  東芝從2009年開始,通過在三川發電站用地內設置的小型設備開展試驗,日回收約10噸二氧化碳。發現廢氣中含有的雜質使得胺液的壽命縮短,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隨著外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等。東芝將把這些數據活用於明年夏季啟動的實證試驗中。

      

  關於海底儲存方式,日本CCS調查公司正在北海道海域進行實證試驗。不過由於儲存點距離沿岸較近,因此採用通過管道向海底輸送二氧化碳的機制。

        

  和使用管道的陸地儲存方式相比,海底儲存方式需要克服海底嚴酷環境,設備的維護管理十分困難,成本較高。其中,由於船舶可降低遠距離運輸的成本,碳捕集與封存設備設置地點的選擇範圍出現擴大。和一旦建設後難以改變設計的管道相比,船舶可靈活改變二氧化碳的運輸量。

   

  探討運輸技術的東京大學特任教授尾崎雅彥表示,“如果逐步降低對煤電的依賴程度,可以調整運輸量的船舶方式就很適合”。

       

  據日本環境省介紹,日本2017年度換算為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接近13億噸。發電站和煉油廠的排放量約佔4成。日本政府提出了2050年之前溫室氣體減排8成,本世紀後半期實質上減為零的目標。要實現目標,大幅減少發電站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一大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