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氫」製造設備正拉開量産序幕
2022/05/27
旭化成將開發每個單元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萬千瓦的大型設備。該公司負責人植竹伸子表示「將通過耐久性、可操作性和維護管理的綜合實力贏得需求」。實用化的時間預計為2025年,似乎仍稍需時日。日立造船計劃在寮國推進綠氫製造的驗證試驗。預計電解設備的量産時間最快要等到2030年前後。
![]() |
國際能源署(IEA)2021年5月發佈的預測顯示,在低碳氫之中,綠氫的份額2020年為5%,2030年將達到54%,2050年達到62%,將分階段逐步增加。以俄烏衝突為契機,天然氣價格高居不下的可能性很高。隨著電解設備進入量産階段,綠氫市場迅速擴大的環境正在形成。
另外,不依賴化石燃料的綠氫在加強能源安全保障方面也非常重要。可再生能源的普及遲緩的日本將重點放在藍氫上。藍氫的價格受化石燃料影響,顯得不夠穩定。此外,歐美尋求提高藍氫的二氧化碳減排標準,打造為國際標準。按現狀來看,日本的氫氣甚至面臨不被認可為藍氫的風險。
日本政府提出了使氫氣價格從目前的1立方米約100日元(1公斤約為1100日元)到2030年降至30日元(約360日元)的目標。這一目標即使成功實現仍顯得偏高。日本有必要增加可再生能源,構建在避免浪費的前提下使用電力的供電網,推動電解設備的國産化。如果不充分動用日本的國家政策,將難以贏得價格競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外山尚之、沖永翔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