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歐洲天然氣採購或長期面臨「走鋼絲」

歐洲天然氣採購或長期面臨「走鋼絲」

2022/10/26

PRINT

     歐洲的天然氣採購風險正愈演愈烈。雖然眼下庫存正在增加,但來自俄羅斯的主要管線「北溪」的供應中斷,明年以後,從中國等採購液化天然氣(LNG)也將日趨困難。有觀點認為到2024年3月,歐洲的天然氣庫存率將減為零。

       

           

      歐洲的天然氣庫存目前正在順利增加。業界團體GIE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歐盟(EU)成員國整體庫存達到存儲能力的93%。歐盟此前提出在11月1日之前達到存儲率80%這一目標,目前提前達成。德國達到約96%。

 

      此前上漲的歐洲天然氣價格目前也轉為了下跌。作為歐洲指標的荷蘭TTF於19日在11月交付的交易中一度降至每兆瓦時約108歐元,創出約4個月新低,相比8月的歷史新高下跌近7成。

     

      不過,今後將進入消耗此前積累的庫存的階段。調查公司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Economics) 指出「如果在缺乏需求削減措施的情況下迎來嚴冬,天然氣將出現短缺」,這種風險依然存在。

  

歐洲接受來自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主要管線「北溪」中斷(3月,德國,REUTERS)

    

      要度過這個冬天,抑制天然氣的消費和歐洲區域內外的天然氣互通有無將成為關鍵。德國政府19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了法案,允許國內的全部 3座核電站在2023年4月之前運作。在確保電力穩定的同時,還有必要稍微抑制火力發電使用的天然氣的消耗。據路透社報道,13日開始將從法國向德國經由管線供應天然氣。

  

      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的白川裕估算稱,如果達成歐洲定為目標的15%「節氣」目標的一半左右,今年冬季就有望避免庫存的枯竭。

 

      問題在於明年。白川表示,2023年自開始時就處於庫存少於今年的狀態,隨後也難以積累充足的庫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