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要發力中韓尚未崛起的半導體領域
2018/07/03
不僅是純電動汽車,工廠自動化(FA)領域的需求也有望在全球範圍擴大。在工業設備和鐵路等領域,由於節能化的需求,今後也能期待穩定的收益增加,因此歐美和日本企業正聯袂展開增産投資。
日本國內最大企業三菱電機2018年度將以位於熊本縣和中國的主力工廠為中心,投資約100億日元。以功率半導體為中心的功率器件業務到2022年度力爭實現2000億日元銷售額。
富士電機也將在2018年度內投入200億日元,增強國內工廠設備。開發面向純電動汽車、小型輕量化的功率半導體。該公司2017年度剛剛形成量産體制。2020年度以後將追加投資300億日元,希望將功率半導體的2023年度銷售額增加至現在的1.5倍,達到1500億日元。
瞄準增長市場的不僅僅是日本企業。世界最大企業德國英飛淩科技公司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3月與上海汽車合資,在上海成立了功率半導體模組的製造公司。而美國半導體巨頭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也將以車載半導體為中心,擴充功率半導體産品。
在規模上處於劣勢的日本企業將致力於技術開發。將加強減少功率半導體的電力損失、力爭實現更長壽命和高耐熱性的開發體制。還將專注於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等採用新一代材料的功率半導體的開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