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能從代工手機轉型到代工汽車嗎
2020/07/03
根據報道等調查鴻海旗下相關企業的業務內容發現,至少50家以上涉足引擎罩和液晶面板等汽車領域的金屬與電子零部件。劉揚偉5月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表示,正在向美國特斯拉供應100多種零部件。
劉揚偉2月決定,繼飛雅特克萊斯勒之後,與台灣大型車企裕隆汽車製造公司成立從事汽車開發的合資企業。裕隆除了日産汽車等的代工之外,還在台灣和大陸開展自主品牌車「納智捷(Luxgen)」相關業務,今後要將開發功能轉移至合資企業。台灣智庫拓墣産業研究院的分析師陳虹燕認為鴻海計劃從點到面推進純電動汽車戰略。
鴻海通過掌握智慧手機等電子産品的設計能力、承擔製造的指揮部角色而確立了代工模式。該公司希望同樣地從裕隆獲取開發能力,邁向汽車本身的代工。與裕隆的合作將和未來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的合資企業聯動,爭取為阿爾法·羅密歐代工的構想浮出水面。
合資企業的走向成焦點
不過,代工汽車的門檻絕對不低。純電動汽車不需要複雜的內燃機,零部件個數也較少,一直被認為是跨界企業加入競爭的契機。但是,日本中西汽車産業調研公司的代表中西孝樹認為,「量産等的門檻很高,一點也不簡單」。實際上幾乎看不到成功的跨界案例,比如英國家電大型企業戴森就于2019年10月宣佈「缺乏商業化的頭緒」,停止了純電動汽車開發。
當前的焦點是鴻海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的合資業務走向。飛雅特克萊斯勒將通過年內上市的新款「飛雅特500」,在量産車領域事實上首次涉足純電動汽車。飛雅特克萊斯勒涉足純電動汽車的行動遲緩,而且從汽車整體來看,在亞洲大洋洲的市佔率僅為0.5%。飛雅特克萊斯勒希望借助鴻海的製造網,在屬於空白地帶的中國大陸和純電動汽車市場構建立足點。
不過,飛雅特克萊斯勒在1月宣佈力爭2~3個月以內達成協定,但之後新冠疫情擴大,沒有取得進展。劉揚偉1月曾針對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的合資企業表示將在2年後(2022年)供應産品,但其進展遲緩也令人擔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灣新北、深尾倖生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