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攜手美企摸索鋰的穩定採購
2021/07/19
松下要摸索用於車載電池的稀有金屬的穩定採購。松下近期與美國石油服務企業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展開合作,開始驗證從地下水中高效提取鋰的方法。還考慮將來從斯倫貝謝採購鋰。原材料短缺有可能成為電池生産的障礙,其他競爭企業也將加快採取行動。
斯倫貝謝使用美國內華達州的試驗設備,從吸上來的地下水中提取鋰。松下獲得一部分鋰作為樣品,評估其品質能否用於車載電池,針對需改善之處等提出建議。松下在內華達州設有與美國特斯拉共同運營的電池工廠。
鋰一般採取蒸發鹽湖水使之濃縮、冶煉礦石、以炭酸鋰等形式提取的方法。採用鹽湖水的方法需要花1年以上進行生産,而且存在雜質較多的課題。據悉斯倫貝謝通過直接提取鹽水中包含的鋰,把生産週期縮短為數周。
![]() |
智利的鋰礦區(資料圖,reuters) |
斯倫貝謝是涉足油田勘探和開發支援的世界級大型企業,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的營業收入約合2.6萬億日元。為了應對去碳化的潮流,該公司正大力拓展氫氣生成裝置和用於電池的鋰的業務。
鋰離子電池的電極等採用稀有金屬鈷和鋰。車載鋰電池的製造成本當中,6~7成為材料費,而金屬佔到材料費的3~5成。構建以低成本穩定採購稀有金屬的體制是電池和純電動汽車企業的共同課題。
向稀有金屬權益投入資金的行動也日趨突出。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4月宣佈,對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鈷礦山權益的中國企業出資。特斯拉也在內華達州取得了包含鋰的粘土礦床的權益。
另一方面,松下則與資源直接投資保持距離。另一方面,松下與美國材料企業Redwood Materials攜手,提出對廢舊電池中提取的稀有金屬進行再利用的方針,還計劃在2~3年後推出不使用鈷的大容量電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