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投資達12萬億日元
2021/09/02
對各廠商的投資形成助推的是政府的財政措施。涉足代工的美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在新加坡獲得該國政府的支援,將建設新工廠。而在美國,6月參議院表決通過了決定向半導體産業總計提供520億美元補貼的法案。歐洲、南韓和日本也新提出了振興半導體的政策。
![]() |
雖然投資規模大的項目集中在美國、台灣和南韓,但從項目數來看,中國大陸為8件,與台灣同為最多。中國大陸2015年提出了7成半導體實現自給自足的計劃,一直增加補貼和稅收優惠。
據美國半導體産業協會統計,預計全球半導體産能的中國份額到2030年將增至19%,提高至目前的近2倍。
對於設備投資龐大的半導體産業,公共資金的有無明顯影響競爭力。工廠建設和運營成本在中美之間被認為存在近3成的差距,此前通過業界團體等,為了確保在平等地位下競爭而實施了牽制。但是,以半導體的供不應求為導火線,轉為了各國和地區政府的支援競賽。
![]() |
英特爾的半導體晶片(資料) |
半導體産品目前仍供不應求,交貨期相繼被延長。據運營採購系統的美國LevaData統計,1~3月為12周的邏輯半導體的交貨期到7月延長至22周,而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從19周延長至38周,增至近2倍。
産能的提高將有助於填補供需缺口,但到實際啟動生産需要1~2年的時間。觀察需求發現,由於重覆下單,實際需求難以判斷,還有可能出現宅家特需的反向影響。半導體行業過去不斷上演積極投資和行情惡化的交替。此次的投資熱潮也存在轉變為産能過剩的風險。
統計的概要:
對象為英特爾、台積電、三星、UMC(聯華電子)、格羅方德、美光科技、SK海力士、英飛淩科技、意法半導體、鎧俠、西部數據。鎧俠和西部數據為共同投資,因此按1家計算。未公佈計劃投資額的廠商按公告和國際半導體産業協會調查等推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