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要對美國的要求説「不」?
2021/10/21
美國的半導體産能僅為全球的逾10%,大部分集中於台灣和南韓等東亞。美國試圖控制半導體供應鏈的行為本身,一開始就面臨重重困難。但是,雷蒙多並未表現出畏縮,反而繼續表示:
「誰過度發出了訂單?誰並未按預期供貨?(半導體供貨的過程)整體上不透明。各位,這樣不行」。
雷蒙多還提到了美國仍在審議的基於對半導體企業的鉅額補貼等的支援法的話題。她表示「如果想(讓相關法案的通過)取得成功,我們需要更多資訊」。
這番話的真正含義在會議的次日終於變得一清二楚。原來,美國當局以11月8日為期限(45天以內),要求台積電等提供有關半導體供貨的詳細內容的資訊。
具體來説,涉及客戶資訊、客戶的訂單情況、庫存和交貨期等廣泛內容。但是這些資訊明顯涉及企業的技術和經驗,還屬於商業機密,要求在45天以內提交這些資訊,「是美國的蠻橫做法」。台灣和南韓的半導體行業立刻對此發出反對的聲音。
不僅如此,雷蒙多的「如果想讓相關法案(通過)取得成功」的發言也招致了企業方面的不信任感。因為上述言論被解讀為「如果想要補貼,請提供資訊」,就好像要將企業逼入死角一樣。
![]() |
在美國,現在為了推動半導體的美國國內生産,以對行業的補貼支援的形式,相關法案的審議正在推進。現階段列入了520億美元的預算。在參議院,相關法案於6月表決通過。但在眾議院,處於仍看不到通過時間表的狀況。這一支援措施也考慮到了對決定進駐美國、目前正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半導體新工廠的台積電的補貼。
也就是説,美方向台積電錶示,即使是為了今後在眾議院通過相關法案,也需要獲得更多資訊。搬出的邏輯是如果想拿到補貼、就不能拒絕資訊方面的協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