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2021年的半導體:採購難、招商熱

2021年的半導體:採購難、招商熱

2021/12/30

PRINT

  

      造成進一步打擊的是半導體企業的工廠停工。2021年2月,美國發生大規模寒潮,南韓三星電子等的美國工廠暫時停工。日本的瑞薩電子那珂工廠在3月發生了火災。在後製程工廠匯聚的東南亞,疫情在夏季前後迅速擴大,工廠相繼停工。

 

      半導體短缺在全球激起了巨大的漣漪。

 

      首先,使用半導體的産業界忙於應對「缺芯潮」。以汽車廠商為例,「準時化(Just In Time)」的採購戰略開始行不通。「半導體的生産需要3~6個月,準時化戰略和半導體之間缺乏完全的相容性」,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的CEO庫爾特·西弗斯(Kurt Sievers)如此指出。整個行業都開始重估此前需求方佔優勢的採購合同。

 

矽晶圓的概念圖

  

      在汽車行業,由於電動化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引進,半導體的搭載數量正在增加。美國通用汽車的總裁馬克·魯斯(Mark Reuss)11月表示,「需要的數量將在今後數年增至2倍以上」,透露了與瑞薩和台積電(TSMC)等企業的合作。美國福特汽車也與美國半導體企業推進聯合開發,為增加供應而合作。作為影響未來競爭力的「工業心臟」,半導體的重要性迅速加強。

 

      直接關係到就業問題

 

      面臨變化的不僅限於産業界。半導體生産依賴台灣、中國大陸和南韓等東亞企業的地緣政治風險再次浮出水面。半導體短缺招致各産業的生産活動停滯,直接關係到就業問題。在主要國家,經濟安全保障的氛圍迅速加強。各國和地區的政府為了確保半導體産能,正在積極出台政策。

 

      「我們依賴亞洲製造的最尖端晶片。這是技術主權的問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於9月宣佈將制定加強産業基礎的《歐洲晶片法案》。在美國,向半導體生産和研究開發投入520億美元補貼的《美國創新和競爭法案》已在參議院通過。歐洲吸引了英特爾的工廠,美國則吸引了三星等的工廠。

 

      日本經濟産業省發佈了半導體的産業戰略。為了加強産業基礎,12月通過了為半導體工廠新增建提供補貼的法案,將支援台積電和索尼在熊本縣建設的新工廠等。

 

      不過,半導體企業用於産能增強的成本將被轉嫁到産品上。作為原材料的矽晶圓、樹脂等受需求增加的影響,價格呈現上漲態勢。過熱的招商和投資競爭或將以成本的形式,轉變為企業增長的沉重負擔。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警告稱,花費數千億美元費用和漫長的時間也無法(在本國)構建完整的産業鏈。

 

      在數位化加速的背景下,電力的使用量持續增加。日本經濟産業省指出,為了兼顧全球脫碳化的潮流,影響電力能效的半導體成為「生死攸關的重要戰略物資」。在全球政治意圖錯綜複雜、産業政策趨於過熱的背景下,如何確立公平的競爭條件?日本的政府和企業正處於艱難的局面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