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等力爭2030年實現功率半導體電力損耗減半
2022/02/25
東芝及電裝等開發負責供電和控制的功率半導體節能技術,到2030年前,使電壓變換時産生的電力損耗減半的新一代半導體投入實用。新一代半導體的用途廣泛,包括用於可再生能源相關設備及電動車等,能實現較好的脫碳效果。日本政府也扶持技術開發,爭取到2030年前把日本企業的全球份額由目前的2成以上提高到4成。
![]() |
東芝要提高碳化矽功率半導體的産量 |
日本新能源産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決定今後10年內,從日本政府支援脫碳技術研發的2萬億日元基金中支出約305億日元。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負責開發面向可再生能源和伺服器電源的技術,電裝負責開發面向電動車的技術,羅姆負責面向工業設備的技術。
基板的晶圓材料不使用過去佔主流的矽、而使用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的新一代半導體的節能性能有望提高。力爭實現電力損耗減半及量産時成本降到與矽同等水準。
東芝正在開發鐵路、海上風力發電及面向數據中心等的産品。提出的目標是到2023年度將碳化矽功率半導體的産量提高到2020年度的3倍以上,到2025年度提高到10倍以上。電裝也致力於碳化矽功率半導體。該公司的産品耐熱性出色,還被豐田的新款氫燃料電池車(FCV)「未來」採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