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半導體設計領域瓜分美國優勢
2022/04/29
在世界的半導體行業,「台灣風險」進一步加強。台灣企業已明顯進入美國壟斷的設計領域。民間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在專注於半導體設計的全球企業的2021年營業收入排行榜上,在前10家中,台灣企業首次佔到4家。除了屬於強項的生産之外,台灣企業還在上游的半導體設計領域加強了影響力,對台灣半導體的過度依存今後將進一步加強。
半導體被稱為工業米糧,從軍事和太空相關領域到智慧手機、汽車、個人電腦、電飯鍋等家電,用於所有産品,發揮「大腦」的作用。
台灣出身的美國英偉達CEO黃仁勳。打造了美國屈指可數的高科技企業(圖由該公司提供) |
越是搭載具有高性能大腦的半導體,産品性能越能提高。而要製造高性能的半導體,需要複雜且尖端的設計技術。
設計是半導體製造工序的核心,美國被稱為「半導體大國」,正是因為在設計領域一直壓倒其他國家。在這個領域,美國有高通、博通、英偉達和超微半導體公司(AMD)等優秀企業。
但在最近,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台灣調查公司集邦諮詢(TrendForce)3月底發佈了不擁有工廠的專注於半導體設計的全球企業的營業收入排行榜。結果顯示,聯發科躍居第4位,聯咏科技排在的6位,瑞昱半導體排在第8位,奇景光電排在第10位,總計4家台灣企業上榜。
其餘6家為美國企業,但4家台灣企業闖入前10實屬罕見。在從1980年代起由美國主導的半導體無廠行業,這種情況實際上是首次出現。
專注於半導體設計、不擁有工廠的無廠企業原本是從美國誕生的。如果半導體廠商從設計到生産全面涉足,經營資源被分散,工廠建設伴隨的鉅額投資將成為最主要的瓶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