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給美國企業帶來「三重陰影」
2018/10/25
對於保持強勁勢頭的美國企業的盈利基礎,高關稅措施和中美貿易戰開始通過3個渠道投下陰影。相繼有美國企業在發佈財報之際提及了這3方面的因素,即針對鋼鐵關稅等導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進口後在美國銷售的産品的價格上升以及中國市場的減速。股票市場也顯示出異常敏感的波動。
![]() |
美國大型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連續3個季度創出利潤新高,但股價下跌(reuters) |
在美國大型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Caterpillar)10月23日發佈的2018年7~9月財報中,引人關注的是加徵關稅導致的成本增加。該公司財報顯示,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63%,增至17億美元,連續3個季度創出歷史新高,但該公司股票同一天收盤卻下跌了近8%。
在美國國內,由於政府以安全保障為由啟動的鋼鐵産品額外關稅的影響,成為工程機械等的原材料的鋼鐵價格正在上漲。據稱,卡特彼勒的原材料成本因此被推高了2%,今年下半年將導致超過1億美元的成本增加。基於這樣的成本增加等原因,在連續3個季度創出利潤新高的情況下,該公司並沒有上調全年的業績預期。
鋼鐵和鋁的高關稅,還有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如今正從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在美國銷售的消費品等産品的價格上漲及中國經濟減速等3個側面,在美國企業的財報中體現出來。
![]() |
今後,對原材料和産品價格的影響令人擔憂的是對中國的加徵關稅。美國政府9月啟動的第3輪對華加徵關稅的對象産品價值2000億美元,達到第1~2輪合計的4倍。主要是原材料等中間産品和機械等生産材料,進口成本的上升將擠壓企業的盈利。川普政府還計劃到2019年初將對華加徵關稅的稅率從10%提高至20%。
越是建立起跨境採購和生産體制的産業,影響越是巨大。大型半導體企業美光科技在9月下旬發佈的6~8月財報中透露,第3輪對華加徵關稅「將産生將毛利潤率(拉低)0.5~1.0個百分點的影響」。雖然該公司在中國完成一部分半導體的組裝等,但首席執行官(CEO)Sanjay Mehrotra表示「能夠在現有供應鏈的範圍內減輕影響」,表示將生産遷出中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