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度禁新冠藥出口看國際分工
2021/04/21
日本各電子企業在2000年代最早轉向水準分工。把製造委託給單價低的海外廠商,尋求生存下去。
在半導體領域,高通、英偉達不擁有工廠,專注於設計和開發尖端半導體,製造由台積電、三星電子等負責。台灣和南韓佔全球半導體産能的4成以上。
水準分工能降低各家企業的設備投資額和業務風險,但由於新冠疫情,脆弱性也浮出水面。居家需求推動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等的銷售增長,導致半導體代工企業的供給能力緊張。向特定地區和企業集中的模式適得其反,汽車半導體陷入全球供給不足。
為了降低供應鏈的斷裂風險,局部接近垂直整合模式的趨勢也在出現。美國亞馬遜將自主開發面向數據中心的半導體。
在服裝行業,運營優衣庫的迅銷借助被稱為「製造零售一體化」的垂直整合模式降低整體成本,實現了飛躍發展。
雖然迅銷的大部分生産放在中國大陸,但意識到地緣政治風險,尋求向越南等東南亞分散。
雖然分散代工地對於降低供應鏈斷裂風險有效,但出於成本考量,持消極態度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若杉朋子、花田亮輔 孟買、林英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