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歐領先企業加強壟斷,研發費卻驟減
2021/05/21
受益於2008年雷曼危機以後規模擴大的中央銀行的貨幣寬鬆,企業在加快併購的同時,加強了將手頭多餘資金通過股票回購等形式回饋股東的趨勢。再加上壟斷化帶來的競爭環境的弱化,將資金用於自身研究開發的熱情降低。
![]() |
按每5年統計世界上市企業的研發費用,比較其增幅,2010年代以後放緩明顯。與2000年代相比減少一半。
「如果領先企業通過併購加強優勢地位,其他競爭企業將喪失競爭意願,導致研究開發被抑制」,IMF在3月發佈的報告中對於領先企業壟斷化可能阻礙創新的現狀敲響了警鐘。
7個主要已開發國家的潛在增長率2019年為1.4%,與1990年代相比降至一半。在增長率放緩的背後,存在以已開發國家為中心的人口增長率下降和轉向對設備投資等拉動效應小的數位經濟等的影響。此外,普林斯頓大學的Ernest Liu等人指出,壟斷導致的技術創新的停滯正在導致增長力下降。
在對大型IT企業壟斷市場的批評升溫的背景下,在美歐等,認為應調整此前的競爭政策的討論正變得活躍。如何實現推動技術創新的競爭政策?這或將成為在世界恢復增長力之際不可或缺的思考問題的角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真鍋和也、古賀雄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