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業「大勢未去」
2019/09/18
《日本經濟新聞》每年會匯總一份「全球主要商品與服務市佔率調查」。最新的2018年的調查中,日本企業在全部74個對象品類的11個品類上位居市佔率首位(美國在25個品類居首,中國10個品類)。這些品類中有像數位相機、複合機、摩托車等日本製造業的傳統強項,但更值得關注的是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圖像感測器、偏光板、手機用鋰電池、鋰電池絕緣材料、中小型液晶面板、微控制器及微處理器等領域。
手機裏的日本製造
比如CMOS圖像感測器。這是將光信號變為電信號的一類半導體,作為數位相機和智慧手機鏡頭成像的零部件不可或缺。在這一領域,索尼掌握著全球超過一半的市佔率。雖然如今數位相機和智慧手機市場整體呈現萎縮,但由於給手機配備多個感測器的「多攝像頭」趨勢擴大,圖像感測器市場持續增長。索尼雖然在音樂以及遊戲等娛樂産品領域更為知名,但以圖像感測器為中心的半導體業務卻是其最賺錢的業務之一。索尼還在加大投入,力爭2020年代在車載圖像感測器領域也成為世界第一。
![]() |
索尼的圖像感測器(資料) |
包括CMOS圖像感測器、手機用鋰電池、偏光板、中小型液晶面板等,觀察這些日本佔據份額首位的産品可以發現,其實很多都是用於智慧手機的零部件。在智慧手機及領域,華為、小米等中國廠商迅速崛起,份額已經直逼領先的三星電子和蘋果。不過,從製造設備和零部件等來説,「手機裏的日本製造」則顯示出舉足輕重的存在感。
除了索尼外,村田製作所、TDK等日本知名電子零部件企業向智慧手機廠商廣泛供應通信、觸控螢幕和攝像頭等關鍵零部件。日本一家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東京)拆解了華為的P30 Pro和蘋果iPhone XS Max,結果發現兩種機型採用的日本零部件(按金額計算)分別達到佔23%和13.5%。另外,在智慧手機的外殼等金屬切割及加工工具機和設備方面,日本的發那科和兄弟工業等企業也廣泛涉足。據稱每當手機升級換代之際,中國的代工企業都會以數千台規模採購此類工具機或設備。
飛機裏的日本製造
飛機裏的日本製造同樣也可圈可點。飛機零部件多採用特殊材料,需要具備極高的安全性。日本的飛機相關企業具備自主的品質管理和生産技術,在亞洲佔據領先地位。其中尤其受到關注的是碳纖維材料。碳纖維的重量僅為鐵的1/4,強度則是鐵的10倍以上。
![]() |
波音787的組裝工廠(資料)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