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什麼時候電動化?
2021/08/02
MagniX為水上飛機安裝了電動馬達。據悉安裝一個馬達時,最多可飛行160公里,安裝2個馬達時,可以以407公里的時速最遠飛行815公里。目標是2021年內搭載11人進行試飛,2023年獲得載客許可。
還有企業不用蓄電池,選擇使用靠氫氣發電的燃料電池。
![]() |
初創企業ZeroAvia在2020年秋季利用燃料電池使小型飛機飛上天空。如果實現儲氫罐的輕量化,燃料電池將成為降低重量的動力源。力爭到2024年以10~20座的飛機實現約800公里的商業飛行。
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塗料企業阿克蘇諾貝爾等攜手,計劃到2023年推出採用燃料電池的小型飛機。最早在今年夏季試飛。歐洲空中巴士公司也在討論以氫氣為動力的100~200座的中大型飛機。
要推出中大型電動飛機,馬達輸出功率被認為要達到此前5倍以上,電池容量要達到4~5倍,需要擁有革新性的技術。
日本航空機開發協會的調查顯示,10座的電動飛機到2020年代前半期將實現實用化。同時預計50~100座機型要等到2020年代後半期,超過100座的機型則要等到2030年代才能實用化。
現有蓄電池的能量密度僅為噴氣式飛機燃料的約50分之1,輸出功率也低。日本航空機開發協會的估算顯示,要讓美國波音的「737系列」飛機起飛,單純計算需要約50噸的蓄電池。
雖然存在技術課題,但由於環保對策,追求飛機電動化的趨勢有望取得進展。挪威的航空與機場管理企業Avinor在2018年宣佈,該公司在瑞典起降的全部短途航班到2040年計劃完全改為電動飛機。以歐洲為中心,2019年出現了被稱為「飛行恥辱」的避免乘坐飛機的趨勢。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提出了2020年以後不增加總排放量的目標。
新冠疫情導致飛機乘客銳減。雖然難以準確預測今後的需求復甦情況,但日本航空機開發協會在3月發佈的市場預測中表示期待稱,「如果疫苗普及順利,(航空旅客需求)到2023年將恢復至2019年的90~95%,到2024年超過100%」。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