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金屬面臨價格高漲風險
2021/08/16
鋰、鈷和鎳等純電動汽車(EV)車載電池所需的「電池金屬(Battery metal)」的價格進一步上漲的風險正受到警惕。除了目前的純電動汽車銷售增加之外,今後的全面普及將導致需求激增,存在價格進一步高漲的可能性。擔憂價格上漲的需求方正在加快確保資源和開發可以減少稀有金屬使用的替代産品。
![]() |
作為鋰價格指標的「炭酸鋰」的中國國內價格目前為約8萬8千元/噸,較上年漲至2.2倍。從鈷來看,成為指標的歐洲現貨價格現在漲至約25美元/鎊,較上年上漲7成。鎳的價格指標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3個月期貨也達到1萬8500美元~18900美元/噸。比上年上漲3成。
強勁的純電動汽車銷售推動需求增加。將來有望進一步增長。據國際能源署(IEA)估算,根據「將地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以內」的計劃,到2040年,鋰的總需求將增至2020年的42倍,鈷增至21倍,鎳增至19倍。
![]() |
作為脫碳化的關鍵,歐美力爭加快純電動汽車的普及(德國法蘭克福) |
擔憂價格上漲的汽車和電池企業已開始自主確保資源。世界級車載電池廠商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4月投資了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鈷礦山權益的中國企業。美國特斯拉也在內華達州取得了包括鋰在內的粘土礦床權益。
資源開發投資也日趨活躍。大型會計師事務所BDO(立信)統計顯示,在資源型國家澳大利亞的上市勘探企業中,從2021年1~3月融資額排在前48位的公司來看,最多的是鋰相關融資。融資額達到約5億澳元,增至2020年融資額的逾3倍。
不過,即使投資增加,供應並不會立即開始。從新礦山開發到生産被認為平均需要10年以上。供應跟不上目前的電池需求激增的可能性充分存在。原本鈷和鋰的市場規模較小,價格容易在短期間內劇烈波動。例如,由於純電動汽車市場擴大的預期,2018年鈷的價格在2年暴漲至3倍以上,隨後在1年裏基本回到原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