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金屬面臨價格高漲風險
2021/08/16
在供應短缺和隨之而來的價格高漲風險揮之不去的背景下,需求方寄予厚望的是減少電池金屬使用的替代電池的開發。寧德時代7月下旬發佈消息稱,實現了不含鎳、鋰和鈷的鈉離子電池的實用化。如果使用地球陸地和海洋中取之不盡的鈉,資源的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的風險將不復存在。
![]() |
不過,目前的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仍低於鋰離子電池,很多觀點認為尚不適合用於純電動汽車,但隨著今後的性能提高,有望抑制將來的鋰需求。不使用鈷和鎳、能以低成本製造的磷酸鐵鋰(LFP)電池也已經實現實用化,德國福斯計劃將其用於降低價格的入門車型。
另外,EU(歐盟)推進的回收利用的趨勢也可能緩解供不應求。伊藤忠綜研的高級主任研究員深尾三四郎指出「如果將來迴圈型的電池産業成功實現,區域內的再利用將增加,能緩解對自然資源的依存度」。如果替代型電池和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實際普及,價格的高漲或許有望得以抑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美佐,蛭田祥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