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成」建築物看日本社會變遷
2019/05/05
日本的「平成」時代以泡沫經濟的最頂峰1989年為元年拉開序幕。追溯象徵時代的建築物和設施的變遷,似乎能勾勒出日本「平成」年代的産業史。工廠舊址上建立起支撐網路零售的物流設施,在大城市也出現新的開發手法,超高層大廈和大型設施相繼在日本誕生。
![]() |
「喜凱亞」渡假村(宮崎縣宮崎市) |
泡沫時期的異形競爭
在日本泡沫經濟時期,超大型娛樂設施和外形獨特的建築不斷拔地而起。1993年開業的宮崎市「喜凱亞」渡假村是以稅制優惠政策為核心的《綜合保養地區整備法》的第1號項目。其中,渡假村內的室內海水浴場「海洋巨蛋(Ocean Dome)」 是東京巨蛋2倍大小,但營業狀況不及預期 ,最終於2007年關閉,2014年被拆除。其旁邊的酒店和會議廳等仍在繼續營業。
![]() |
SSAWS滑雪場(千葉縣船橋市) |
1993年建成的「SSAWS」是千葉縣船橋市的人工滑雪場。高約100米。巨大的柱子支撐起約490米長的滑雪場。該滑雪場於2002年關閉,第2年被拆除。目前在舊址上是「宜家」傢具店。
|
梅田藍天大廈(大阪市) |
也有建築物被重新評價。例如1993年竣工的大阪市「梅田藍天大廈」。自動扶梯穿過空中庭院的圓孔,2008年憑藉這一個性化的景觀被英國媒體評選為「世界建築TOP20」。
街道面貌全新
曾為不良債權而苦惱的東京在經歷了失去的20年後,迎來了超高層大廈林立的全新面貌。其契機被認為源於2個民間再開發項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