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50摩天大樓一半在中國
2023/11/24
以石油收入(oil money)為背景,中東國家的城市開發活動持續活躍。位於阿聯酋杜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目前以全球第一高樓著稱,高度達到828米。日本筑波山的海拔是877米,對比一下就很容易想像哈利法塔的高度了。超過1000米的「超建築(Hyper building)」計劃也已啟動,比如科威特的「穆巴拉克塔(Burj Mubarak Al Kabir)」和沙特的「吉達塔(Jeddah Tower)」等。
在前50榜單中,南韓、台灣、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高樓大廈也榜上有名,但日本卻沒有入榜。超高層建築方面,日本目前正在運營的也只有近鐵大阪阿部野橋站的「阿倍野Harukas」(300米)。
超高層大樓的勢力版圖反映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但在房地産市場行情惡化的時候,它也是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
在中國,大型房地産企業的信用危機正在擴大,開發商的經營危機成為了關注的問題。計劃2025年竣工,高度為499米的南京「綠地金茂國際金融中心」,其開發商上海市政府系的綠地控股集團(上海)已出現了美元債務違約。此外,最大的房地産企業碧桂園控股(Country Garden Holdings)已被國際金融團體認定為出現償付違約,該公司以2024年竣工為目標,正在貴陽建設「碧桂園貴陽中心」(373米),該項目在資料庫中被歸類為「擱置中」。
在法規方面,2021年深圳一座高355米的發生搖晃事件。此後,中國發出了一項通知,不再批准新建高度超過500米的超高層大樓,同年中,這個限制被加強到250米。正在建設以及規劃中的項目也有可能發生變更或者被凍結。
美國也面臨著因居家辦公常態化,導致辦公空置率持續高位的情況。一些新的建設計劃可能會被凍結。
2013年動工的沙特「吉達塔」因建築商本·拉登集團的董事長被捕,於2018年中斷施工。據美國建築調查公司Engineering News-Record介紹,今年9月有當地媒體報導稱,工程已經重新開始,但竣工時間無法預測。
據舊約聖經《創世紀》記載,人類因要建造塔頂通天的「巴別塔」而觸怒了神,導致巴別塔倒塌。目前,在房地産市場行情低迷之外,俄烏衝突、以色列和伊斯蘭組織哈馬斯的戰鬥等事件上,世界陷入顯而易見的混亂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現代巴別塔的未來很難預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