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生醫療的糾結
2018/02/19
在日本,iPS細胞一直被視為「再生醫療的最佳選擇」,但這與海外的潮流並不一致。在美國等國,使用與iPS細胞同為萬能細胞的胚胎幹細胞(ES細胞)的臨床試驗取得進展。應用領域向疑難眼病、脊髓損傷和糖尿病等疾病擴大,臨床應用也走在iPS細胞的前面。
此外再生醫療中還存在利用骨髓和脂肪中的幹細胞,與基因治療法相結合的手法。但是,日本國內的ES細胞和基因治療的研究人員抱怨:「研究預算都撥給了iPS細胞」。
山中伸彌教授的路
2017年6月,在美國波士頓召開的國際幹細胞學會吸引了數千名研究人員,學會上發表報告的日本研究者較少,歐美和中國的研究者成為主角。有聲音擔心「日本過於偏向應用領域,存在感在減弱」。
正是因為基礎研究的存在才誕生了iPS細胞。日本國內外的眾多研究人員紛紛表示「希望山中教授致力於基礎研究」。對此,山中則表示「希望儘早為患者提供使用iPS細胞的全新治療法」。iPS應用的另一個支柱藥物研發也將「在今後迎來關鍵時刻」。
如果重點支援iPS細胞開發直至普及的話,日本還有望確立成為世界標準的醫療技術。日本還率先了放寬了再生醫療領域的限制。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高橋表示:「日本的醫生和研究人員共同推進開發,品質比歐美高」。
圍繞iPS細胞與再生醫療,日本在意見分歧越來越明顯的背景下,山中伸彌教授能否堅持信念呢?日本的戰略也正被推向十字路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越川智瑛 岩井淳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