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的後續探測器面臨預算難題
2019/11/18
日本在宇宙探測方面曾有過慘痛的經歷。雖然取得巨大成果,但因預算制約而難以維持計劃,未能發揮成果。日本2007年發射的繞月衛星「輝夜姬」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果,但力爭登月的後續探測器「SELENE-2」因未獲得預算而被放棄。
之後,日本持續落後於中國和印度等國。隼鳥2號也是在第一代「隼鳥號」跨越苦難返回地球之前無法獲得預算。
能否彰顯自主色彩?
美國的探測器已經抵達小行星「貝努(Bennu)」,預定2020年著陸。中國也將推進小行星探測計劃,其他國家迅速追趕。如果不能穩步推進下一個計劃,日本不僅將喪失優勢,還存在無法讓下一代繼承自主技術的風險。
![]() |
採集岩石樣本的「隼鳥2號」模擬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池下章裕提供) |
日本政府的太空開發戰略本部表示,為敲定將於2020年6月前後修訂的《宇宙基本計劃》,「將討論和梳理包括科學探測在內的國際宇宙探測整體的理想狀態」。對於是否參加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第2及以後階段(讓太空人在月球基地持續逗留等),將繼續展開討論。
在月球探測方面,能在多大程度上彰顯日本自主色彩仍是未知數。日本政府的諮詢機構、宇宙政策委員會的代理委員長松井孝典針對參與美國主導的月球探測一事指出,「理解國際合作與安全保障等的意義。不僅僅是科學預算,或許應該從外交和防衛預算中支出費用」。
日本太空人登上月球表面這種前景很有吸引力,但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自主的宇宙産業和科學技術發展仍存在疑問。利用隼鳥2號的成果、推進能發揮自主性的計劃,應該有助於日本太空開發的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玉祥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