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新冠病毒人為製造説多被否定

新冠病毒人為製造説多被否定

2020/04/27

PRINT

新冠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在研發愛滋病疫苗的過程中人為創造的——因發現愛滋病毒(HIV)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法國學者呂克·蒙塔尼博士等人開始主張這一觀點。但支援者基本上沒有,新冠病毒的真正面目還有待科學家來揭開。

 

      呂克·蒙塔尼的依據是數學家Jean Claude Perrez博士的論文。他自己也作為建言者名列其中。論文刊登在可以不經嚴格審查和評估就能投稿的科學論文發佈網站上。

 

      該論文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在不到1%的很短區域裏有6個來自HIV的資訊片斷,嵌入方式具有不可能自然形成的特徵,可以認定為是人為插入的。

  

 

      當時正值美國政府主張新冠病毒很可能是從中國武漢的研究所洩漏的,蒙塔尼等人的主張因此受到關注。法國《世界報》、《費加羅報》等主要報刊進行了報道。

 

      但科學界的反應很冷淡。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相繼否定了這一主張,認為自然界經常會出現混入其他病毒遺傳資訊的情況。日本長崎大學教授安田二朗也指出「正在不定期地發生變異,很難想像是人為因素的改變」。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醫學》上表示獲得了新冠病毒誕生於自然界的證據。通過對病毒表面的刺狀蛋白質進行分析,發現並未是進入人體細胞等內部的最佳架構。如果是人為製造的話,應該是通過計算尋求最佳條件,因此從道理上講不通。

  

      另外還在分子水準上對病毒的整體結構進行了詳細分析。如果人類要想製造的話,只能在已知病毒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而新冠病毒的結構相差很遠。

  

      因此得出的結論是,病毒在自然界裏廣泛存在於蝙蝠等動物體內,可能是發生變異而增強了對人的感染性,或者是偶然的機會從動物傳給人後,變得適合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6
投票總數: 3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