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人為製造説多被否定
2020/04/27
研究小組認為,在這兩種情況中,如果屬於先變成容易人傳人的類型之後再傳染給人類的情況,處理起來更為棘手。原因是即便此次流行得到遏制,可怕的病毒也有可能再次由動物傳染給人類。這個資訊雖然與未來的預防和治療戰略息息相關,但要弄清事實屬於哪種情況,據説卻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新冠病毒已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大量採集,基因組分析也進展順利。但是,要想知道這種病毒如何提高了人傳人的能力,以及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變異,就必須追溯到中國最初出現感染病例時的病毒。
很多研究人員依靠的是中國的研究小組1月份公佈的初期階段病毒基因組分析數據。與2002~2003年蔓延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不同,此次中國因及時公開數據而受到高度讚揚。
可以迅速完成基因組分析的低成本裝置迅速普及,可查看蛋白質立體結構的技術也取得進展,這對加快新冠病毒的研究起到了促進作用。中國公開數據之後,各國立即開始著手開發治療藥物和疫苗,並接連找到了候選項。
但是,數據交換畢竟建立在科學家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如果中國隱藏其他基因組分析數據,很多研究的前提就有崩潰的可能。
自新冠病毒出現以來,世界各地的相關論文急劇增加,美國公共資料庫顯示,自1月份起至今,累計已達到約6000篇。與「正常時期」不同,大多數論文都作為特例未經嚴格審查就公開了。今後要反覆進行重現測試和評估,才能得到堅實可靠的數據,從而弄清病毒的本性和應對方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安藤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