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二氧化碳吸收效率達10倍的物質
2021/08/04
通常的胺是以2比1的比例與二氧化碳結合,而新物質則以1比1結合。這種特性是吸收效率高的原因。通過不斷調節溶解新物質的溶劑量等措施,實現了最大10倍的效率。
新物質每500克的價格超過5000日元,達到普通胺的2倍以上。不過,具備此前10倍這一較高的吸收能力,山添教授表示「按吸收一定二氧化碳時的成本來比較,(新物質)更為優越」。如果新物質的流通量增加,價格隨之下降,將會更加有利。此外,使用過的物質基本上能夠100%重新利用。
實用化面臨的課題是溶解新物質所需的溶劑。溶劑在使用過程中會蒸發減少。研究人員正在討論選擇不易蒸發的溶劑,或者構建將蒸發部分冷卻後重新利用的系統等。
新方式已在2020年申請專利。據悉目前化工和能源相關等多家企業對其有興趣。今後將與這些企業展開合作,力爭在5~10年後建設驗證設備,到2030年代實現實用化。計劃在2050年之前廣泛普及。
為推進CCS作出貢獻
將二氧化碳埋入地下的CCS(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技術正受到關注。通過使回收的二氧化碳吸附於固體等方式埋入地下深處。日本也在北海道苫小牧市實施了大規模實證項目。澳大利亞非營利法人「全球CCS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包括開發階段在內,全世界有65個商用CCS設施。
目前,二氧化碳捕獲設備多位於工廠等排放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地點等。需要將回收的二氧化碳輸送到封存層,輸送成本等較高。如果直接空氣碳捕集技術得到確立,將能夠在封存層附近建設回收設備,十分有望降低成本。
2015年通過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力爭把氣溫相較於工業革命前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並盡可能控制在1.5度以下。
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要把溫度升幅控制在1.5度以下,在2050年之前需要使回收的二氧化碳量增加至目前的近200倍。可以認為,在結合直接空氣碳捕集的同時推進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是盡可能接近巴黎協定的目標的有效方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三隅勇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