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競爭力:日本降至第28,中國大陸第15
2021/10/27
記者:中國大陸的上升勢頭比較迅猛。
高津尚志:中國大陸的上升幅度在最近5年高居首位。2017年排在第31位,2021年上升至第15位。如果按人工智慧(AI)、機器人、電池和純電動汽車(EV)等的研發投資來看,中國大陸可能處於稱得上領導者的地位。美國也在大力發展這些産業領域,這也可以説是中美之間發生摩擦的背景。
美國連續4年排在第1位,屬於壓倒性的強大存在,而中國大陸的研發實力正在提高,在敏捷性方面也有優勢。從商業的速度感這一角度來看,綜合排名第8位的台灣也很突出,與日本形成對比。
即使是與日本一樣以製造業為中心的國家,也有一些結合工業實力和知識,提升了競爭力。比如德國,排在第18位,高於日本。日本需要從勞動密集型産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産業,還要提高製造業的生産效率。
記者:台積電(TSMC)和尋求從電子代工服務轉向純電動汽車的鴻海精密工業等台灣企業的存在感迅速提高。
高津尚志:日企當中看不到以這種速度感增長的企業。台灣擁抱全球化,對自己的速度感具有自信。在排行榜前列,像台灣這樣經濟規模不大的國家和地區引人關注,這也是特徵之一。
記者:日本成立了數位廳。
高津尚志:9月啟動的數位廳提出「不落下任何一個人、以人為本的數位化」理念,但這種表述模糊不清。如何才能轉化為數值,進行驗證呢?我認為難以衡量。缺乏清晰的解釋,這一點不太好。數位廳應當敲定並落實可以衡量的指標,進一步追問日本希望實現的價值。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杜師康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